本周日起迎来清明小长假,昨天,在“学会告别”2017清明交流会上,与会专家纷纷指出,学会告别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生命必修课。据悉,“生前契约”的普及率在美国高达90%,在日本也已超过70%,但是在上海尚未成熟,六年前本市推出了一项“生前关爱计划”,迄今为止签约的只有六位老人。
截至目前仅兑现一例
有没有想过在人生的最后一次告别会上,拥有一个温暖的告别仪式。五年前的6月,一场特别的告别仪式在上海宝兴殡仪馆举行:最简单的告别仪式,最自然的海葬,这是张老先生生前约定的身后事。来参加告别仪式的都是张老先生亲朋好友,“不要悼词,不要繁杂流程,只要亲朋好友最后送我一程。”这是张老先生对自己葬礼的要求。这是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履行的“生前契约”。
80多岁的金阿婆是上海第一位签下“生前契约”的老人,“我做了一辈子幼儿园老师,我想在龙华殡仪馆的园丁厅举行我的告别仪式。告别仪式要阳光一点,不要放哀乐,就放我最喜欢的《爱的奉献》。我要和老伴一起葬在滨海古园,希望每年公墓工作人员在我和老伴的墓前放上鲜花、敬香……”
然而,在上海推广了六年的“生前契约”接受度不是很理想,迄今为止签约的只有六位老人。到目前为止,上海仅有一例已兑现的“生前契约”。
最大的阻碍是传统观念
据原上海殡葬行业协会会长王宏阶介绍,2011年,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推出了一项“生前关爱计划”,即现在所说的“生前契约”。该计划最初主要针对无子女家庭老人,由殡仪馆、受助老人、居委会(或工作单位)、殡葬服务中心四方代表共同签署,老人可以在签约时一次性支付办理身后事所需费用,也可以在过世后由提供服务的部门从老人丧葬费里扣除。后来,“生前关爱计划”又将服务对象扩大到有子女、无能力(照顾)的老人。
但是,不少人顾虑重重,有人或多或少会担心契约管不管用、资金安全如何保障、十几年后费用大涨服务能否兑现等问题。
而最大的阻碍是传统观念。中国人一般比较忌讳谈死,很多市民认为给自己操办丧事会“触霉头”、“不吉利”。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伊华介绍,人生由三件大事构成:出生、死亡和介于生死之间的爱。而所谓的“学会告别”,便是在生命的终点撰写生的轨迹,歌颂爱的意义,让生死成为一个完整的循环,它让传统告别从生命了断成为情感延续,很多人内心对身后事是有需求的,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不能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告别,“‘生前契约’就是让人在活着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商量身后事情,对死亡有个准备,不至于家人为身后事忙乱。”
筹建生死学研究中心
“人在出生后,事实上无时无刻不受到死亡的威胁,生命本身同时包含了脆弱和坚强的特质。有人因恐惧会选择忘掉死亡,但只有面对它,才能体会生命的意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死亡问题研究学者雷爱民表示,目前正与学界同道一起筹建首个“华人生死学研究中心”,将是国内首个专门的生死学研究机构,将以生死学学术研究为中心,积极构建死亡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死亡研究机构,成立死亡研究协会。
近四十年来,中国内地关于死亡问题的研究虽已取得不少成果,但问题仍然突出:死亡学科建设严重滞后,死亡教育或生死教育没有进入国民教育体系。为此,雷爱民呼吁,在死亡学科建设(死亡学)、本硕博人才培养、行业实践等方面加大投入,最终推动死亡教育进入国民教育体系。(新闻晨报记者 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