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助力“碳达峰”,上海市民这些低碳行为都将成为个人账户里的“碳积分”

时间:2021-05-19

640824_w750.jpg

“碳达峰”、“碳中和”可谓是最近的热词,那么,它与普通市民有什么关系?今天,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在“2021上海民生访谈”直播间里进行了解答——不仅实现“碳达峰”要靠市民共同努力,市民的各种低碳行为也将被核算出来,变成每个人账户里的“碳积分”,今后参与到上海碳交易市场及各个商业消费平台的交易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程鹏表示,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已经提出2025年要实现碳达峰,比全国要提前五年,此外,设立在上海的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今年6月也要上线。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一样,为了保证平稳运行,转弯时首先抬脚把油门松下来,也就是排放慢慢减少;再慢慢踩刹车,且不能踩太急,踩太急容易翻车。”程鹏说,这也就是说,减碳目标要有节奏,稳妥的推进,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不能操之过急。

具体怎么做?对于上海而言,第一要确保安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确保能源供应;第二是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包括工业领域、绿色制造、建筑领域、交通领域;其次是在绿色低碳技术上寻求突破,程鹏解释道:“例如,上海可以利用海洋潮汐发电,远深海的光伏传输储存技术就需要突破”;再次,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最后是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湿地、林地、土壤、海洋的固碳作用,提升碳汇增量。程鹏补充道,昨天发布的《上海市2021-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就提到,到2023年,本市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将稳定在55%左右,PM2.5年平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1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1平方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3%以上。

此外,广大市民的参与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据介绍,今后,上海市民节约用电、拒绝餐饮浪费、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简约包装、主动绿色出行,如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等,这些行为节约的碳排放量都可以进行核算,兑换成“碳积分”,存入市民个人的账户之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市民个人账户碳交易的机制正在研讨之中,预计在碳交易逐渐成熟后,今后参与到上海碳交易市场及各个商业消费平台的交易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上一篇:一图看懂:未来3年,上海生态环境将有这些靓丽的新变化!
  • 下一篇:赋能本土医疗创新生态圈建设 罗氏全球首个加速器在沪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