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内,展出了一张摄于1940年的上海广大华行全体职员留影。照片中第一排右起第二的位置上,坐着一位身着长袍马褂的清秀少年,他便是广大华行的“掌门人”卢绪章。电影《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以他为原型,讲述了他以商人身份与国民党斗智斗勇,为党筹措经费的惊险经历。
潜伏多年,卢绪章与资本家打交道,跟国民党人周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由他领导的广大华行为党筹措数百万美元的经费和物资。尽管一生与金钱打交道,卢绪章却坚守清贫、永葆初心,如莲花般出污泥而不染。
22岁领衔爱国青年创立广大华行
1911年6月,卢绪章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经营的米行不景气,卢绪章14岁时被迫辍学,来到上海谋生。
年少早慧的卢绪章,求知若渴。为了提升业务能力,他白天在轮船公司上班,晚上参加上海市商会商业补习夜校,学习商业知识,接触进步思想。在夜校,卢绪章结识了一生的革命同志兼挚友杨延修、叶春年等人。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目睹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后,年轻的卢绪章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与夜校的爱国同学们一起成立了“上海市商会商业补习夜校社会童子军团”,积极投入救济难民、参加战地服务、募集捐款等救亡运动中。卢绪章逐渐明白:要办成一件事,除了要有顽强的意志和明确的方向目标,更需要有稳固的经济基础。
1933年,年仅22岁的卢绪章在上海和几位进步青年集资300大洋,创建了广大华行,经营进出口贸易和药品、医疗器械的邮购业务。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赚取经费,并将其作为进步社团的活动阵地,卢绪章主管财务。
当时,上海已经是在华外商企业最集中的地方,这些外商企业一般称作“洋行”。卢绪章一行人专门为其公司取名为“华行”,其意便在于区别于所谓的“洋行”。由于创办者都曾是外商公司的高级职员,熟谙经营之道,广大华行的营业额逐步上升,业务不断拓展。
1937年,卢绪章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举办的抗日救亡干部培训班。在共产党员杨浩的介绍下,卢绪章同年10月秘密入党。由此,广大华行逐渐发展为上海地下党组织进行革命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
11年为党筹措数百万美元经费
二十世纪4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重新安排国统区的党组织。广大华行成了隐蔽最深的第三线机构,专做地下经济工作,为党提供和调节经费,由周恩来单线直接领导。
作为广大华行的负责人,卢绪章开始了与“魔鬼”打交道的生涯,他利用广泛人脉关系,拓展经营业务,为广大华行谋得“护身符”。
凭借超强的社交能力,卢绪章结识了国民党内的党、政、军、特多位要员,国民党军统局少将梁若节、国民党驻新疆特派员沈立中、重庆航空检查所所长严少白等人都成了他称兄道弟的“朋友”。甚至,蒋介石侍从室专员施公猛还为卢绪章搞到了国民党特别党员证书和第二十五集团军少将参议的头衔。
利用这些关系,卢绪章取得了掩护党的机构和交通运输的便利,还通过引荐结交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陈果夫,与他合作建制药厂。当时,广大华行虽然不时受到特务怀疑,但在陈果夫等人的庇护和卢绪章的巧妙化解下,不但始终保持平安运转,还不断扩大在华业务,在昆明、成都、贵阳等多地相继开设了分支机构。
抗战胜利后,按照周恩来指示,卢绪章把自己的产业迅速向上海集中,又接受了党组织交给他的新任务——开辟海外贸易业务。
于是,卢绪章安排舒自清带着30万美元到美国广交华侨富豪、工商巨擘,成功打开了局面,成为美国施贵宝药业集团在中国的总代理。广大华行还与杜邦、摩根等财团做成了进口化工、钢材、五金等大笔生意。据史料记载,全盛时期,广大华行资产高达119亿法币(党建网数据)。
从1937年至1948年8月的11年中,广大华行为党组织筹集经费、赚取利润近400万美元(学习时报/重庆时报数据)。除了党的经费,还利用创建的实业为地下组织送去了药物、生活用品各类物资。
1948年6月,因与广大华行有联系的同志被逮捕,党组织紧急决定将广大华行全部党员干部和资金迅速转移到香港。1948年底,经党中央批准,决定除香港外,广大华行所有国内机构一律结束并清理资产。卢绪章也正式结束了“资本家”工作。
在按上级指示关闭广大华行之际,除去向组织上缴经费外,尚余一笔4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退还股金、遣散员工,包括卢绪章在内的共产党员们分文未取,都把自己应得的红利股全部作为党费交给了党组织。
卢绪章生前曾表示:“当年我下海经商,那是绞刑架下的生活,脑袋瓜子别在裤腰带上,党什么时候要钱什么时候给,多么惊心动魄!所以当我把钱一交,浑身轻松,仿佛回到了人间,没有想过保留个人资产的事情。”
教育儿女自食其力、不靠父亲
据史料记载,在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曾叮嘱卢绪章:“工作环境险恶,你这个‘资本家’可一定要当得像呀!你要像八月风荷,出污泥而不染,与各方面打交道、交朋友,一定要记住同流而不合污呀!”
卢绪章内心高洁,出淤泥而不染,但毕竟身陷名利场,这样一位的共产党员,该怎样教育好孩子呢?
从重庆回上海后,卢绪章全家住进了上海大西路(今延安西路)带有花园草坪的三层洋房别墅内。孩子们看到,爸爸换了两辆高级小汽车,三天两头设家宴招待客人,吃的是锦江饭店、国际饭店、梅龙镇、“红房子”送来的佳肴名菜,爸爸和客人打麻将、出入夜总会常到深夜才回家,母亲甚至因怀疑父亲有外遇而痛哭……
可是,卢绪章这个爸爸对孩子却特别“抠门”,连一辆自行车也舍不得给孩子买,还批评长子卢贤栋:“我不信你们每个同学都能骑自行车上学。你为什么不与穷人的孩子比,上学走路也是锻炼,有什么不好?小小年纪,不能只想舒服,懂不懂?” 卢贤栋回嘴说:“我只想舒服?你难道不想舒服?你天天大宴小宴,交的朋友都是中统、军统,你让我和穷人家孩子比,你为什么不和穷人比?”卢绪章被孩子气晕了,但又不能说出真情,心中有苦难言。
1948年下半年,卢绪章的身份逐渐暴露,紧急离开大陆到了香港,但卢贤栋却坚持留在上海读高中,不愿赴港。先期抵达香港的卢绪章与妻子心急如焚,无奈之下,唯有手书亲笔信“见此信立即随来人走!”托人带子来港。这位同志不负所托,带着卢贤栋抵达香港。劫后余生、父子重逢,卢贤栋才明白了父亲真正从事的事业……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对卢绪章而言,一味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不是爱,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子女谋取利益更不是爱,与其时时处处考虑子女的个人需求,不如传承理念,使其受用终身。
卢绪章的六个子女都牢记了父亲的嘱托,“自食其力、不靠父荫”,依靠自己的刻苦努力成才,在各自领域术业有专攻。六个孩子中,长子、次子、长女从事科学研究,一个弟弟成为翻译人才,另外一个则子承父业在商界打拼,次女最终投身慈善事业,成果亦是不凡。
【记者手记】
在时势造英雄的年代,卢绪章是一位真正白手起家的千万富翁。他的财富和地位,足以令他远离战争,过上优越而富足的生活。然而,这样的一位千万富翁却不爱“金钱”爱“革命”。入党后,热血的卢绪章曾明确向周恩来表示,他希望上战场,成为一位真正的“战士”。周恩来却告诉他,组织上要他扮好“资本家”。卢绪章虽满腹委屈,却坚决服从。
面对痛恨的国民党,卢绪章笑面相迎,为他们送钱送礼。不知内情的好友,骂他“丧失了良心”。家中的妻子经常抱怨他无故“消失”,殊不知是他秘密赶去与直线领导周恩来会面。对于这个他自己并不喜欢的“大资本家”角色,卢绪章一演就演了多年。
那时的国统区不啻为一个大染缸,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际,守住初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卢绪章清清白白闯进来,已经需要莫大胆识,干干净净走出去,更是通过了最严苛的考验。
【人物简介】
卢绪章
卢绪章(1911—1995年),曾用名卢植之,1911年6月出生于浙江宁波鄞县。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创办广大华行,以此作为中共秘密情报工作机构。随后积极扩展广大华行业务,并先后组建民生保险公司、民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国后,曾任国家旅游总局局长,外贸部常务副部长。
来源:红色之声(ID:hszs1921)
记者:刘理、孙潮、孔文龙
配音:马鑫洋
特别鸣谢:上海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