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华在“模拟生态园”进行测试试验。
人物小传
赵东华,1977年8月出生,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环境研究所所长、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高级研发专家。他二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生产和科研一线,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美丽中国”愿景作出突出贡献。2020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202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做力所能及之事,做精益求精之事,做利在当代更惠及长远之事——这是一名党员应有的卓见和魄力。”
这是一台快速过滤设备:当混杂一团的污浊泥水涌入时,在药剂“催化”下形成絮凝物,特制沙粒和絮凝物黏附在一起被沉淀分离,汩汩清水顺势流出。每天,这样一套设备最多可处理2.5万吨河道水,日复一日,最终完成一片大型湖泊的清淤和生态修复工程。山清水秀的背后,是数以千次的实验与日复一日的思索,赵东华就这样亲手设计构建出了一套“独一无二”的净水设备。
“治水”二十载,赵东华创造了无数“独一无二”。从内河航道规划到苏州河水治理,面对母亲河水域不同时期遇到的新难题,他与时俱进,迭代治水技术与理念,让“一江一河”蜿蜒出动人风景和生态图景。他还走出上海,踏遍万水千山,以更广视角“磨砺”更科学、更可持续的治水。他甚至在公司周围建立起“模拟生态园”,探寻更高阶的生态环境治理法,超前一步摸索“生态自愈”。
“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总书记的这些要求,一直贯彻在赵东华多年的“治水”实践中。“哪怕不能立即见效,但所有的坚持都是有意义的。做力所能及之事,做精益求精之事,做利在当代更惠及长远之事——这是一名党员应有的卓见和魄力。”
20年前“治水先治岸”,临港域内航道“换新颜”
北起泐马河、南经团芦港,河流交错穿行,两岸是参差不齐的浆砌块石与钢筋混凝土,河面望不见底——约20年前,临港地区所在流域,内河航道景观满是这样的“灰蒙蒙”。“治水先治岸”,实地考察后,赵东华发现位于河道水域与陆域过渡区域的护岸是个薄弱点,受到材质及形态影响,易侵蚀坍塌,从而影响河道生态系统。彼时,生态护坡在我国航运和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几乎难以找到可以借鉴的范例。“再难也要上!作为党员,一定可以攻坚克难,为城市建设提供合理解决方案。”
一张“精密”图纸由此诞生:以植草砌块为基底,在近岸水域侧设立一道消浪透水挡墙;挡浪墙和驳岸前沿线之间搭建水槽,并种植水生植物;而在靠近陆地的区域采用“植草空心砌块岸坡结构”,恢复陆地植物生态。为了让这张图纸具有可操作性,赵东华一遍遍前往航道附近测量、勘验,又拿着不同植物样本在实验室反复对比,修修补补数十次。
施工过程中,他隔三岔五要跑去现场:“这些石头之间摆放的距离要控制在2厘米” “岸上种植被时一定要注意将根紧紧埋入土里”……经过局部试验,到完整施工,两年多时间里,长达36.3公里的内河航道护岸就这样“换了新颜”——轻舟泛过碧水、两岸绿植摇曳、青蛙鱼虾尽数回归。
上海境内有196条内河航道,航道总里程约2066公里,面临着不同状况与构建难点。从大芦线起,赵东华便扎根于这一领域研究,一步步完善自己的方案与模型,为内河航道护岸建设提供不同创新思路。“跨前一步构筑生态护岸,就能为上海未来若干年的河流水域治理减轻负担。”
总结出系统治理观,用脚步编织绿水青山的知识图谱
身为党员的赵东华,坚持守在治理水环境一线,纵有气馁失望也不曾放弃。在他专攻上海内河航道护岸建设时,“生态护岸”概念并不为人们熟知,以至于每次汇报工作时常会面临“质疑”:为什么要做没人尝试过、风险很大的事情?
不同于其他水治理工程,“生态护岸”工程收益低,选择坚持的身边人越来越少。赵东华沉得住气,也耐得住寂寞,他从上海出发,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云南洱海,他开启了新的治水实践;在黑龙江鸡西,他把绿色环保理念传播进寻常百姓家。他自己做过统计,最长的一次沿河道调研,走了足足20公里,脚上磨出了七八个水泡。河道边山林里,每走一步常常会溅得一身泥泞,有时候还得面对恶劣天气。“那段与自然相伴的日子里,不断的实践给我自己增添了无比的勇气和信心,更激励着我为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环境出一分力。”
绿水青山,为赵东华的技术创新营造了得天独厚的氛围。从一次次修复自然生态经验中,他总结提出“截污控源、清水产流、生态修复及湖泊保育”的系统治理观,创新提炼了“截、退、清、管、治、育”的湖泊保护治理技术体系;在探索高寒地区河流湖泊治理过程中,他提出“恢复浅滩湿地、构建多塘湿地、提升河滨湿地”的治理路线……后来他将这些总结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法整理下来,参与编写了《湖泊流域入湖河流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指南》《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指南》《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技术指南》,这些治理说明书为越来越多“治水人”提供了可靠先进的知识图谱。
探索最小化人为调控,让生态环境自我痊愈
走过祖国每一寸土地,赵东华回到“出发地”上海,探寻更高阶的生态环境治理法,不断尝试新挑战与新突破。
去年底,他在公司周围建立“模拟生态园”,在“家门口”进行水环境研究。他所在的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将闵行区浦江镇一处闲置地“变废为宝”,建起了室外实验区。走进其中,7个池塘整齐排列,每个池塘内部都由排水管道相连。“这里可以有17种水流路径和方式”,试验水槽、试验塘池、植物培育塘,三个板块既能检测净水工艺和设备效能,又能培养水生植物,还能观测生态演替变化情况。
在这个自创的“后花园”里,赵东华开始探究“生态自愈”。“无论是用机器清淤治污,还是重筑河道护岸,人为干预都十分明显。我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平衡的方式,让生态环境自我痊愈,最小化人为调控。”实验区西南角,池塘里种植着百余平方米开着小黄花的荇菜,水面之下是一排排刺苦草与黑藻。赵东华正进行着试验:怎样搭配的“水下森林”,才能通过相互作用吸走水中致浊污染物、净化水环境?这半年里,他的试验已经从单一水生植物拓展到多种植物相互融合。“生态保护,说到底是要还空间给自然,这样才是真正的和谐共生。”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赵东华说,自己要在“治水”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走下去,“共同打造一个属于我们子孙后代的绿色的中国、美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