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交谊楼早期照片
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交谊楼留存着一段光荣的历史,1949年5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选择此处为解放上海第一宿营地。
日前,“大手牵小手,学史跟党走”——“推优一体化”主题教育活动暨“行走中的红色故事”情景宣讲活动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举办,40名大中小学生代表参与其中。活动包含校园微党课、参观学习“党和人民的忠实儿女雷经天”主题展览、党史知识定向越野三个部分,通过多样的形式让更多同学在了解国史、党史、团史。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百年来,党的初心使命在上海得到了充分实践和有力见证。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统和华东政法大学原党校副校长张令高两位专家学者,在当年陈毅元帅带领解放军进驻上海的第一宿营地——华政交谊楼前,以《火种》《印痕》为主题,情景交融、声情并茂地为师生们讲述了一堂校园微党课,使聆听者身临其境,置身上海党史发展缩影的华政园内,于一步一景感受历史的厚重。
刘统谈到,“解放上海是解放战争一个伟大的胜利,全国最大的城市、经济中心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在解放上海之前,中共中央就曾指出,要让大上海完整、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一定要注意城市纪律。所以,陈毅在进上海之前,给解放军下了严厉的命令,解放军进上海一律不许进民宅,天王老子也不行。领导机关率先作出了表率。陈毅进了上海后问哪里更接近市区,于是他们来到了圣约翰大学(今华东政法大学)的交谊楼,和上海地下党刘长胜等领导同志会合,之后他们紧张地开始了新的战斗——接管上海。”
张令高为同学们讲述了舒同与魏文伯的故事。1952年,舒同题写校名“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字被保留,“大”字在舒同体里另找,这就是如今人们所看到的华政校徽上的校名了。魏文伯是华政历史上第一位校长,他当时是华东局的秘书长,是他拍板将两百多亩地给了当时的华东政法学院,从此华政人在这块土地上创业、发展。2007年,华政成为一所大学,并在松江开辟了新的校区。
活动现场,上海人民出版社向华政学生赠送了《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文献中的百年党史》《民法典与日常生活》《大上海》《“一网通办”的上海实践》《中国传奇:从特区到自贸区》《上海改革开放史话》《改革开放成就上海》等党史教育书籍,助力党史学习在校园蔚然成风。
“在交谊楼前听党课,融情入景,仿佛回到解放前的峥嵘岁月,深觉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参观雷经天主题展览,沉浸式地领略了雷老院长为祖国建设、法学事业艰苦奋斗、奉献终身的传奇经历,誓将传承红色精神,坚定法学信仰”;“党史知识定向越野,生动有趣、参与性强,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对党史重要事件的印象”……参与活动的同学们表示深受感触,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