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治病能一个个救人,做科研却可以帮助无数病人。”这是创造了冠心病治疗多项第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的科研初衷。平日里,他爱读金庸武侠,甚爱乔峰大侠的英雄气概。如今,就像乔峰功夫独步武林般,葛均波凭借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精深造诣闻名海内外。
11岁那年骑车摔伤,没有被家乡的老中医彻底治好,“为天下人治病”的种子开始在葛均波心中生根。留学德国学习冠心病的介入诊断治疗时,他发现了心肌桥特异的“半月现象”、“指尖现象”和心肌桥的药物治疗方法,这一成果被编入国际权威心血管病教科书,又称“葛氏现象”。1999年,心系祖国的葛均波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母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进入中山医院工作。这份赤诚的爱国之心和拳拳的报国之情感动了他的导师。Erbel教授及其夫人在机场送别葛均波时,说:“葛,这里永远是你的家,欢迎你随时回来。”葛均波原先在埃森大学医学院心内科的办公室也被保留了很多年。
为了能快速有效的开通闭塞血管,第一时间救助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葛均波的倡议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率先建立了第一条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快速反应的“生命通道”。建成之初,葛均波经常会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无论是凌晨深夜,还是酷暑严寒,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成为打开患者生命通道的救“心”人,近20年来,已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逾万名,成功率达96%以上,为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提供参考模式。
辛苦的科研工作加上长时间的手术压力使他长期遭受椎间盘突出的病痛折磨,曾先后两次接受外科手术。病痛中,医生强制他卧床休息,但是他放心不下病房和心导管室的工作,他让导管室的工作人员将手术病人的造影图象送到病房,通过对讲机指导手术的进行;为保证手术的质量,他还让同事将他的病床推到导管室指导手术;在高难度手术进行时,他不顾医生的劝告,站立起来,绑着腰托将手术完成。
2016年《人间世》节目录制现场,葛均波成功为19岁女孩做了一台高难度心脏介入手术,手术过程中,他的手因高度疲劳,两度抽筋,一边极其痛苦地自我按摩,一边将灼热的眼神投向手术台的镜头,让很多观众难忘。他说: “当医生要努力解决患者的病痛,更多的还是责任和奉献”。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刻苦的钻研,他带领团队实现了本领域多项区域内或国内“第一”:耗时10多年成功主持研制“国人用得起” 的冠脉支架,成功创制我国首枚“可完全消失”的冠脉支架,在国际上首创经心尖二尖瓣夹合器,完成世界首例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亚洲首例经皮异位三尖瓣植入术……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为解决疫情防控背景下,不方便到医院就诊的问题,他心急如焚,率先开通了心血管远程免费问诊;一听说医院组织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在给全体学生的一封信中,他说“在这次战役中,没有旁观者!”“作为《内科学》主编,我熟悉每一个亚专科的知识,我可以在会诊时提供帮助!”。
新民晚报记者 马亚宁
我要爆料 联系电话:021-22899999 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