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19个相关疫情项目获奖 科技实力助力抗疫

时间:2021-05-26

抗疫的核心,是科技实力的比拼。来自市科委的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19项相关疫情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其中1项为特等奖,9项一等奖。19项获奖成果中大多(16项,占比84.2%)为多单位合作完成,涉及高校、研究院所、企业和医院等各类机构,充分体现了“产学研结合”的特点。

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领衔开展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和创新新型技术的应急应用(疫情防控)”荣膺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组于2020年1月19日率先完成上海首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测序,获得新冠病毒序列特征,20日确认首例确诊病例,为后续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文宏介绍,以往检测方法单一、耗时长,难以建立应检尽检防控体系。新冠疫情期间,项目组创新首批PCR试剂盒,研发了全国首个新冠病毒CRISPR检测试剂盒、全球首个获准用于临床检测宏基因组测序新冠检测系统……检测技术全方位多管齐下,促进建立了遍布全上海、基于精准诊断的发热门诊预警流程体系。这一体系为上海市民筑起一道牢固的公共卫生防线,上海发热门诊防疫经验被国务院点赞,更在全球抗疫舞台上进行分享。

项目组还首次证实新冠病毒结合人细胞表面受体ACE-2入侵细胞,揭示了病毒感染细胞所需的膜融合过程特征细节。这一发现,为“上海方案”的抗病毒用药指导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领衔团队对社区获得性、医院获得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展开全面研究,相关成果荣膺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核酸检测、CT报告是筛查新冠肺炎的最有效方式。项目组通过动态分析新冠肺炎患者病程中从发病到进展为最严重程度,再到基本恢复正常的影像学的动态变化,发现了新冠肺炎影像学特点及变化规律,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项目组还对上海市25家医院发热门急诊53617名就诊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有流行病暴露史、乏力症状、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低于正常值、肺部有磨玻璃影表现和双侧肺累及等特点,可作为早期识别新冠肺炎的关键指示因子,为早期甄别新冠患者提供策略。

  • 上一篇:人工智能机器“认脸眼力”超过了人类本身 健康绿码:戴着口罩也能精准识别
  • 下一篇:葛均波院士荣膺上海市“科技功臣” 他希望更多病人遇到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