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园区“六馆”之中,很少有人会去花栖堂“打卡”。但作为园区餐厅,花栖堂却是每个游客必到的地方。
在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花博园内,除了六大场馆、六大展园之外,还有很多临时场馆和配套建筑。“配套建筑就像是‘鲜花’旁边的‘绿叶’,它们并不能吸引眼球,但支撑着整个园区的运行。”花博园建筑设计总控、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四院副院长刘威,是花博配套建筑的总设计师。
接任务时,连需要什么都不知
刘威与花博结缘,从园区规划初期便已开始。“我最早从2018年开始负责花博配套酒店设计,后来又承担了建筑设计总控的任务。”就在园区进入紧张审批流程时,有一天凌晨,刘威又接到新任务:“马上组织团队设计师,对临时场馆进行重新梳理。”
相比起永久性的主场馆,临时场馆除了“临时”,还具有不确定性。“永久场馆的需求是很明确的,比如世纪馆展示主办城市和珍稀植物,复兴馆承载了各省市的室内展区,而临时配套建筑,一开始连需要什么、需要多少都无法确定。”
经过梳理,刘威将花博园中的配套建筑大致分为几类:花协分支机构和花卉企业的室内展馆、园区的餐饮配套,园区出入口等服务配套,以及垃圾房等市政配套等。“花博园策划时预设最高峰有10万人同时入园,园区能正常运行,依靠的往往是这些配套建筑。”
花栖堂的西角区有一处室外露台,在露台就餐时可一览园区中轴的世纪馆与复兴馆。“花栖堂的作用是在42天里给客人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团队从通风、采光、遮阳等技术角度花了很多心思,而这些‘小心思’都是游客享用得到却看不到的。”
屋顶的形态是一片叶子,厨房和空调的通风系统都藏在“叶脉”里;多向开门和玻璃侧窗的设计,让花栖堂在花博会举办的5月到7月间,室内可以基本不开空调,依靠自然通风和遮阳保持室内舒适;玻璃天窗和实体屋顶交替布置,即便在不开灯的情况下也能采光充足……这些设计加上一系列运营措施,让整个花栖堂接近于零碳建筑,这在全上海的公共建筑中绝无仅有。
“开园以后,看到游客在游玩时很自然地找到餐厅,看到当初我们的这些‘小心思’都被大家所受用,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不凑合”,还要做出艺术感
“建筑项目是不分大小的。”在花博会前,刘威团队承担过迪士尼和海昌公园的设计,“在大型文旅项目中,主场馆关系到项目的美誉度,配套建筑则决定了项目的好感度,是游客评价的下限值。”从一开始,团队的目标就是让配套建筑“不凑合”,还要做出实用性和艺术感。
花博园北园的主入口处,有一个巨大的构筑物,有游客说它们像两朵盛放的上海市花白玉兰,有人说它们是两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象征着本届花博会举办在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时。
无论是大树或是白玉兰,都是植物。如何让这个入口构筑物尽可能贴合植物的生长状态?刘威大胆地提出了一种“仿生设计”的思路。形象地来说,就是把这两个构筑物当成两棵生长在崇明的真树,结合当地的风荷载和环境条件,按照植物的生长特性,模拟出两棵“树”。这种不用设计师画图、不为人的意志左右的设计,就是“仿生设计”。
花博会开园以来,每天通过这个入口进园的游客络绎不绝,但鲜有人知道这背后的技术。为什么要花这么多心思?“因为自然的就是最好的。”刘威说,仿生建筑不仅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建筑效果,而且比起把构筑物做成伞形结构的传统做法,用钢量减少了四分之一,十分契合花博园将生态自然与科技结合的理念。在建设花博园的时候,每个建筑物都要考虑其航拍时的“天使视角”。“从高空望下去,北园入口这座构筑物的形态看起来非常自然、舒服。”
74个微信群,名字都有“花博”
对刘威而言,最难忘的是2020年8月的那个盛夏。“当建筑设计全部完成,几大场馆全面铺开施工的时候,整个花博园一天内同时有2000人在热火朝天地建设,让人心潮澎湃。”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花博园施工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无钢可用”。2020年3月,按照进度花博园必须复工,但当时绝大多数的钢厂都停工了。由于钢材原料缺货,园区建筑的基础部分因无法完成钢结构作业而不能回填。“有一次上海下暴雨,水都灌进坑里,整个基础泡在水里有漂起来的危险,十分紧急。我们团队有一位女设计师连夜守在现场,陪着施工单位一起沟通技术方案、采取紧急措施降水,一直到危机解除。”
后来刘威才知道,那天是设计师的生日。“我经常为有这样的团队而感到骄傲。”
“这么大规模的工程,在不到700天的建设期里抢出来,是我职业生涯中经历的一个‘奇迹’。”而在这“奇迹”背后,凝聚了许多团队齐心协力、不计回报的付出。“在这个过程中,我交到了很多同甘共苦的朋友,这是作为建筑师的幸福。”刘威的微信里有74个以“花博”命名的微信群,他说会一直保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