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柏可林6月22日报道: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上海的乡村是“超大城市的稀缺资源,城市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地”、也是“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亮点和美丽上海的底色”。通过十多年的创新和实践,上海探索完善了乡村地区 以郊野单元村庄规划为管理依据,以低效建设用地减量为核心抓手,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实施平台,覆盖全域、全地类、全过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空间治理模式。
金山廊下:白墙黛瓦观音兜,安置小区也有“乡愁”
金山区廊下镇是上海首个实施落地的跨村宅基地平移集中归并试点地区,通过“一补二换三不变”、“周转指标+土地整治补贴”、“镇统筹统一规划实施”等有效措施引导了涉及南塘村、景阳村、山塘村、南陆村和友好村5个行政村共597户农民在勇敢村345亩土地上跨村相对集中居住,同时安置了原地块涉及的勇敢村农民52户。
在“农户自愿+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探索通过“一补二换三不变”搬迁补偿安置政策,按照统一的房屋、搬家和公建配套等搬迁补偿标准(“一补”)折抵房屋补贴,允许农户以原居住房屋换安置房,原宅基地换新宅基地(“二换”),“一房一价”实现跨村宅基地平移集中归并,搬迁补偿后,村民户籍性质不变,村民房屋宅基地性质不变,村民土地流转承包费收益权及各种福利不变(“三不变”)。
在特色民居家园设计过程中,注重乡土文化保护,融入当地农村的民居特色元素“白墙、黛瓦、观音兜”,让农民在安置小区也能找到熟悉的乡愁感觉。同时,特色民居家园建设过程中也注重了乡村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小桥、流水、绿树错路分布在民居之间,让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优良的公共空间品质。
松江泖港:产村融合,形成长期造血模式
松江区泖港镇共有16个行政村,坐拥万亩泖田风情和十里涵养林带,是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国家级生态镇,也是上海市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典范镇。然而,泖港镇也面临着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破碎化、农民居住环境亟待改善、建设用地粗放低效、生态保护任务艰巨等多重问题。
对此,上海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详细规划层面的郊野单元村庄规划为指导依据,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探索村内平移归并、进镇集中上楼、跨镇异地安置、自愿有偿退出等多种机制,落实建设用地减量化任务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目前,黄桥一期项目64户农民房建设工程已全部竣工并入住,正在协调办理房屋不动产权证;二期 406 户农民房已完成建设,道路设施、管线配套、绿化、河道整治及景观照明等配套项目工程已开工,预计 2021 年底前全部完成。黄桥村村委会、拥有 49 张养老床位的幸福老人村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村民大食堂、农产品展示馆等预计在2021 年投入运营;公交车站、公共厕所、垃圾分类点等配套设施基本完成施工。
泖港镇还创新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路径,以黄桥科技园为支点,探索国有资本和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发展模式,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创设 68.5 亩黄桥科技园,目前该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预计 2023 年基本建成,投入运营后将促进周围农民增加房屋租赁收益、就业岗位工资收益、入股分红资产收益。盘活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入市等途径高效配置乡村土地资源 ,形成长期造血模式。
严守建设用地底线,减量化倒逼节约集约用地
记者从市规划资源部门获悉,在上海2035总规引领下,目前在全市涉农区,减量化已形成共识并取得显著成效,有效助推了“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实现了土地利用方式由“以增量为主”向“以存量为主”的根本性转变。
以往,各类建设项目落地主要使用净增建设用地,这种外延扩张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上海在保持用地供应总量、保障发展建设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实施减量化,有效控制了建设用地规模的过快增长,守住了建设用地规模底线。如2015年全市净增建设用地约占年度用地总量的90%,到2020年净增建设用地占比不到40%,其余用地都来自于减量化产生的建设用地流量指标,实现了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也倒逼城市建设方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耕地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问题,切实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之一。通过两轮减量化三年行动,全市已累计增加36.4平方公里耕地。一方面产生了新增耕地面积,另一方面产生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为新建项目落地形成了有效保障。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后,用地结构布局得到优化,田块利用状况明显改善,道路通达率有所提高,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促进规模化生产。经统计,全市减量化腾挪出来的用地指标用于市政民生项目约48%、用于经营性项目约29%、用于工业项目约23%。
通过对低效建设用地实施减量化,加速推动低端加工业、养殖业以及堆场等“三高一低”产业退出及转型,污染企业得以退出,为实施植树造林、中小河道整治等生态建设提供用地空间。目前,全市约30平方公里不适宜耕作或位于生态廊道等规划林地范围内的减量化地块用于植树造林。同时,减量后实施绿色生态建设,为农田支起绿网,为乡村装上绿芯,为沟河路渠系上绿带,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