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变迁或日常魅力,摄影尤其是手机随手拍成为一种亲切又生动的记载方式。近日,“微影海上”徐明松微摄影展亮相位于嘉定的明彻山房,共展出100幅用手机拍摄的微摄影作品,在看似悠闲随意的取景中,呈现出不经意的日常,让人领略上海这座城市非同凡响的人文气质。
这样的展览其实也让人咀嚼微摄影的魅力,日常生活中观察与发现的魅力。
徐明松是沪上知名出版人、艺术评论家。最近几年,他的手机随手拍在网络上已小有名气。
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使观众直接观照“虚”的存在,正是徐明松的手机镜头所表现的。他的文笔宽阔深远,又带有一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之美,在他的手机摄影作品中,同样延续了这样一种审美风格,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细腻情怀与思考。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胡建君指出,徐明松往往会注意到旁人不一定在意的画面。比如墙上的污渍,未剥离完全的纸面,雨雪洒落的玻璃窗面,反光镜的倒影,行进中的电线杆,斑马线和正在移动的人群,随机堆叠的茶杯,甚至随意摆在桌上的眼镜等。这些事物与周边环境产生一种奇特的对话关系,他们静置的本身就是有意味的形式。
除了物象之外,这些混搭的线条和色彩、变幻的光影、呼应的结构和迷离的空间本身,在她眼中更加耐人寻味。那些被强化或忽略的细节,还有故意平面化、模糊化与叠加的处理手段,借景的巧思与表达,在偶然与瞬间中,最见心性与功力。画面流露出来的别有格调的意境与氛围,更让人赞赏不已,且形成强烈的个人色彩与辨识度。
当数码手机旋风式占据市场进而占据人们的心灵之际,这种手机照相直抵人心的魔力,相比以往任何时候的摄影生态的改变而呈现得更为广泛和深刻。人人都是艺术家,手机摄影也成为微生活圈的构成部分,这无不昭示生活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艺术态度的改变。每一个摄影主体都是主宰画面瞬间的决定者。
徐明松坦言,摄影的宏大叙事还得留待精英摄影家们去完成,而人们所在空间日常的细节Details,则是微摄影堪可承担的角色。
他认为手机与思维共生,是生命的共同体。用手机完成的微摄影,原生态地呈现了我们所处时代的林林总总,从一早醒来到晚上入眠;从办公桌到餐桌;从菜市场到高端酒店;从行走到止步,每一处、每一刻,我们的生活具体而微,见微知著。也因而,微摄影的轰轰烈烈,将是看得见的未来。
作者:范昕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