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世界、众智成城,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第四次召开正逢“十四五”期间上海加快推动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实现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人工智能也将从“十三五”期间技术突破、产业爆发的阶段,进入深度应用、赋能百业的阶段。
经过三天百余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呈现,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城市数字化转型,为AI发展提供“广阔场景”
城市是最大的应用场景,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大量应用场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体现了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城市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成为上海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城市能级提升发展的重要动能。
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亮点,主要有四方面:创新策源能力更强,引领前沿方向;智能化体验更优,全方位赋能数字化转型;资源链接度更高,26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四大AI赛道精准招商;话题讨论面更广,截至闭幕式,全网直播收看人次超过3.5亿。
在闭幕式会议现场,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为上海市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揭牌。人工智能标委会将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本市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城市数字化转型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数字城市研究院由同济大学牵头建设,将为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下称:上海AI基金)自启动投资10个月以来,共完成18个直投项目,20个海内外项目引进,带动投资136亿元;完成8个子基金投资,撬动60倍募集规模,总额达260亿。
上海AI基金积极推动产业发展,此次还携手临港集团、上海电气、上港集团、申能集团、浦发银行,长江养老等,与生态圈企业就园区数字化、智能工厂、智慧港口、金融科技、慧医养老等产业场景的转型与升级达成战略合作,发挥“头雁效应”,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全域全场景全方位落地应用。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徐立表示:“上海汇聚了国际化的人才和产业优势,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理想之地。”
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在 AI 这个年轻的领域,从来不乏“后浪” ,他们是应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先行者,是探索智能边界的实践者,是人工智能发展与落地的关键一环。
在闭幕式上,脱口秀演员呼兰用幽默的语言从吃早餐、叫车、问诊等生活场景描绘了人工智能为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提供便利,只要在上海生活,就能感受到城市的数字化转型。
截至2020年,上海人工智能重点企业1149家,形成较为完备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全年规上产业规模达到2246亿元,实现50%左右逆势增长,行业复苏态势明显,2018-2020年年均增速29.5%。
仅以医疗行业为例,在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创新上,上海具有发展优势。智慧芽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中人工智能与医疗相关专利申请总量已超4640件。上海地区人工智能与医疗相关的专利申请量已超2070件,其中有效专利544件,有效发明专利344件。除上海外,江苏地区申请量超1570件,其中有效专利426件;浙江地区申请量超1000件,其中有效专利304件。
在本次健康论坛上,汇聚了国内外政府机构领导、全球AI+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产业界人士,就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医疗数字化转型的新应用、新思路、新场景等业内关注的焦点进行深入探讨,促进政、企、学、研、医多方资源整合及紧密合作,把脉数字中国战略下智慧医疗的发展方向。
上海“脑-智工程中心”理事长张旭表示:“上海作为国内神经科学最发达地区,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有很多优势,扎根上海20年受益匪浅。”
围绕国家战略,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回应全球关切,深入探讨’可信AI’、’AI与碳达峰碳中和’、’消弭数字鸿沟’等热点议题。可信AI论坛面向全球正式发布了《促进可信人工智能发展倡议》,倡导政产学研各界加快形成国际协同治理共识,促进社会对可信AI的理解和重视,充分挖掘人工智能的产业和社会价值。
上海从“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全局出发,统筹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重点打造11项城市生活数字化转型标杆应用场景,以“人”为本、以“数”为核,以人工智能赋能城市迭代进化,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