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解敏7月23日报道:今天是天问一号发射成功一周年的日子,祝融号发布最新行驶路线图及最新火星影像。截至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68个火星日,累计行驶585米;环绕器在轨运行一周年,距离地球约3.78亿千米。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一次性完成了“绕、着、巡”三步、取得圆满成功,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自探测器发射至今,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多家单位通力合作研制而成的环绕器已经完成了环绕火星以及与着陆器的分离,并为着陆器成功着陆、火星车巡视探测提供了中继支持。目前,环绕器正在火星中继轨道上持续为火星车和地球搭建起中继通信的桥梁。
今天上海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五〇九所举行2021年道德讲堂。火星探测任务参研人员分享了天问问天的背后研制团队十年如一日辛勤付出的故事。从2010年开展论证至今,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助力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因为他们坚信“国家的期待就是我们的志愿,火星环绕器研制团队的征途就是星辰大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火星环绕器总指挥张玉花感慨道:10年来的坚持,6年来的艰辛。国家批复,4年来以冲刺的姿态去奔跑。2020年在海南发射场奋斗了160多天。除了经历这些时间,还建立了各种磨砺,迈出了我国星际征程。
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副总指挥褚英志回忆道,2011年11月8日,中国研制的萤火一号探测器和俄罗斯的“福布斯-土壤”探测器一起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向火星进军。任务中,探测器未能按计划进行变轨,随后俄航局宣布放弃获取探测器信号的尝试,任务以失败告终。
面对失利,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把我国自己的火星探测搞好做成”成了航天八院火星队伍心中的一个梦想。此后,我国决心自主开展火星探测任务。终于在2016年1月,我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获国家批准立项。面对火星环绕器研制任务,从设计之初,团队便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融入其中。
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结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王建炜说,“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采取绕-着-巡一体化的探测模式是国际首创。环绕器作为探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飞行时间长、面临环境差、控制要求高、空间动作繁等挑战。为实现火星探测的梦想,火星环绕器研制团队直面挑战,迎难而上,接连攻克了火星制动捕获、超远距离通信、长时间在轨自主管理、深空光学自主导航等多项关键技术,展示了八院航天人的能力和自信。”
记者了解到,后续,在完成中继任务后,环绕器将实施制动降轨,进入使命轨道,并在该轨道上继续运行至2022年底,完成火星全球遥感探测任务。环绕器上搭载了7种有效载荷,可对火星表面及其次表层开展科学探测,获取火星表面图像、火星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火星表层结构和地下水冰分布等探测数据。其中,载荷中的中分相机可对火星全球开展地形地貌普查,高分相机可对火星重点地区开展局部高分辨率地形地貌详查。在完成火星全球遥感探测任务后,环绕器的使命才能算真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