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机不离身,24小时待命——在集中隔离点里,医护人员下班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睡觉。近日,记者来到虹口区某集中隔离点,来自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8名医护人员正在这里坚守。
酒店大堂隔出一片狭小区域,作为隔离点工作人员的日常办公场所,每人的办公台面只有课桌大小。这里是整个隔离点的信息集散地和指挥中心。8名医护分为两支小分队,两班倒,一次班头24小时,在隔离点内一住就是两周。
“90后”已是隔离点“老兵”
“90后”护士李辰纯经常5时起床,裹成“大白”,和搭档秦琦一起去客房挨个敲门,为隔离人员做核酸检测采样、测温,因为样本需要一早被收走。“当然会有人不理解,有起床气。”李辰纯说,虽然会与隔离人员提前沟通好,前台也会打电话叫醒隔离人员,但碰上不配合的人,她们只能先退出房间,等对方平复一下心情再去采样。困难再多,防疫规定一项也不能放松。
为小朋友做核酸检测采样困难最大,年纪略大的孩子还能说通,一两岁的孩子则无法理解采样的意义。李辰纯说:“这时候爸妈一个抱住孩子身体,一个抱住孩子小脑袋,掰开孩子的嘴,我们瞅准时机迅速采完,否则孩子哭得凶,父母也心疼。”
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陈翔将隔离点主要工作总结为三点:看牢管住,维护隔离人员健康,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李辰纯和秦琦值班时还要为部分隔离人员采血,以及接送隔离人员等。随着近期国内疫情反弹,隔离点工作量明显增加。
身上的“大白”严严实实,室内空调根本没用,一会儿工夫就汗流浃背。前几天,她们前往金山区接隔离人员,来回3个多小时,脱下防护服,“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极端情况下,她们24小时不能睡觉,也来不及洗澡,只能换了湿透的衣服再顶着。
李辰纯和秦琦都已经是隔离点的“老兵”了。去年8月进驻这个隔离点以来,嘉兴路街道与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月轮流值守,轮到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她们一次不落。李辰纯的父母住附近,有时晚上会来隔离点大堂的落地窗前,隔着玻璃看一看女儿,比手机视频里看得更真实些。
对外卖物流也有管理规范
办公区域里,一人高、两米宽的塑料板十分醒目,板上绘制表格,每个格子代表一个房间,便利贴上写着每位被隔离人员信息——红色是团客,绿色是散客,黄色是密切接触者……一目了然。
旁边还立着一块落地白板,写着每日需要更新的大量信息。“他们的岗位任务很繁忙,不是在上传信息,就是在接收信息。”陈翔如此描述1、2号位的工作。
1号位朱麟涛已是第三次进驻隔离点,前两次负责2号位工作,这次转为负责信息管理。早上刚送走解除隔离的54人,朱麟涛擦去白板上的“人数”一栏,改为168,这是目前仍然在住的隔离人员数量。白板上的几条信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8001香烟一条”“1402自热锅”……这是什么意思?朱麟涛解释,这些是隔离人员夹带的物品,在隔离点不允许使用,所以由医护人员暂时保存。
“有些‘老烟枪’甚至会偷偷和外卖员说好,让外卖员帮他把香烟藏在外卖里。”陈翔笑道。除了严格的防疫要求,隔离点对物流也有管理规范,隔离人员可以点外卖,但仅限于保质期长、有包装的食物或者完整的水果。
对特殊需求给予特别关心
2号位邓冲是一名全科医生,坐在台式电脑和固定电话前,被各种数据线半包围。微信群不断弹出新消息,电话也不时响起。邓冲是第一次入驻隔离点的“新兵”,担任小分队“总管”,负责健康管理、订餐、送快递、联络、答疑等工作。
记者刚与邓冲打了招呼,电话就响了。打电话的是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小的只有1岁,母亲反映小孩子吃不惯隔离点餐食,肠胃不适,问能不能让家里隔天送点肉汤来?邓冲吃不准,将话筒交给了一旁的陈翔。陈翔询问情况后同意了,但是告诉她,盛肉汤的容器不能带出去,可以使用一次性餐具,或者解除隔离时一次性带出。
“隔离点的规定有不少而且必须遵守,对住客来说会有些不便。但是对于老弱妇孺等有特别需求的人员,我们会给予特别关心。尽量让每件事情都有个较好的处理结果。”陈翔说。
医护人员为隔离点的每个楼层都建了微信群,不少隔离人员喜欢在群里与新来的伙伴打招呼,给予安慰和鼓励。记者看到,办公区白板底部写有一行小字:“1115沟通找1105。”据悉,1115房间住户是一名外国人,与1105房间的中国人乘坐同一航班抵达上海,于是1105房间住户主动在微信群里说:“我可以帮忙做翻译。”
12时许,午饭送来了,但4名医护人员仍然各忙各的。办公区域外的餐桌上,还摆放着白粥、葱油饼,那是他们匆匆忙忙没有吃完的早饭。陈翔说:“有时候他们几个人坐下来一起吃饭,突然一个电话响起,他们转眼就散开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