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实施“三大工程”推动“五治”协同 闵行全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样板”

时间:2021-08-23

“红色物业”创建率已达100%,闵行区逐步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居民、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

入民宅盗窃案件年均两位数下降,零发案小区创建率由2016年的30%提升至92%,闵行区打造共治格局,正在持续推进平安协同治理模式;

全区已完成1072个封闭式小区、110个开放式小区、480栋楼宇的智能安防设施建设,闵行正在全面加强智能治理基础建设……

上述这些场景,正是闵行区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一个个缩影。据了解,2020年以来,闵行区作为全国首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区,全面加强党对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以建设平安闵行、法治闵行、智慧闵行为统揽,围绕治理体制现代化、工作布局现代化、治理方式现代化,推进强基、提升、创新“三大工程”,努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闵行样板”。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闵行区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社会治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重大风险为突破口,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手段,推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协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闵行。

党建创新引领,实施系统融合“强基工程”

这几年,在闵行区莘庄镇,康城社区的“蝶变”让人津津乐道。

曾经的上海康城,物业服务不到位,业委会“短命”“难产”,入室盗窃案件频发……一度,上海康城成为沪上“最乱小区”的代名词。但最近几年来,社区党委依托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优势,快速扭转了这一局面。通过推进“红色物业”建设,组建了新一届业委会,推荐党员骨干进入业委会,完成了物业选聘,并在物业企业建立党支部,建立起党建引领下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把社区各方面力量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如今,康城社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喜人变化。

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是上海康城社区最主要的经验做法。党建引领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康城治理成效的取得,离不开社区党组织的思路引领、平台构建和举措推动。康城社区的实践告诉人们,当前,社区治理越来越复杂,一方面政府需要充分发挥指导、调控、监督作用,另一方面需要适度引入社会力量,以提升社区服务实效。居民区党组织要改变以往单一管理思路,应当成为社区资源统筹、社区管理领导的主体角色,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居民、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

推进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这两年,闵行区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凝聚各方力量、统筹各方资源、激发各方热情,积极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治理体制,构建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闵行区坚持高位推动,将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工作写入区“十四五”规划,建立由区委、区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41家委办局、14个街镇(莘庄工业区)分别建立工作专班和试点领导小组,全面建成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试点工作组织架构。同时,制定了闵行区市域试点实施方案,确定了108个试点项目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结合闵行实际,明确了“强基、提升、创新”三大工程共18个重点项目,以点带面,选树亮点做法,打响闵行社会治理品牌。

同时,聚焦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闵行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构建街镇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积极为基层赋能。该区优化配置各街镇机关行政编制,充实基层管理力量,梳理赋权清单和赋权事项,首批423项行政执法事项已下放街镇。同时,优化综合行政执法力量配置,逐步实现街镇“一支队伍管执法”。截至目前,闵行全区13个街镇的机构挂牌、干部任免、新机构运行已全部完成。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社会协同。闵行区深化“红色物业”基层党建,健全完善以居民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1+3+N”治理模式,有效加强基层党组织对业委会的全面领导。目前,闵行区社区“红色物业”创建率已达100%,打造示范社区200个。比如新虹街道,已建设新时代上海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创新实践基地,强化物业治理实训,同时,闵行区加大对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力度,编制实施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指导目录,组建运行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实现了街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全覆盖。

破解治理难题,实施市域安全“提升工程”

目前,在闵行区七宝镇,“航华地区智慧街区”试点建设已经启动。在航北路、航新路等重点点位和重点路段,有关部门安装了25路可分析的智能场景探头、8路枪机探头,通过对街面车辆乱停放、占道经营、垃圾检测等问题的智能场景研判,将传统的“人巡人防”转变为“机巡机防”,同时为相关处置人员安装移动端,可实时发起会话和进行任务派发,实现了快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置……

这只是案例之一。这两年,闵行区聚焦解决社会治理突出问题,围绕“平安”这一居民群众基本需求,以防范化解重大矛盾风险为抓手,不断夯实社会基层治理基础,强弱项补短板,筑牢了平安闵行建设的基础。

首先,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全面创安。闵行区建立区委平安闵行建设季度例会制度,全面建成区、镇两级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强化对全区社会治安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定期研判分析平安建设重大事项,研究解决平安建设重大问题,为区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围绕校园、交通、市场、商圈、住宅、单位等领域,闵行在全区开展“十大平安”创建,逐一明确创建标准和责任单位,进一步形成平安建设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其次,打造共治格局,筑牢创安根基。闵行区持续推进平安协同治理模式,在1072个住宅小区建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协同治理机制,在农村地区由村党总支牵头村两委委员、村民建立“4+X”平安议事会机制,大幅提升了居民区治安防范水平。

比如颛桥镇,在以公安部门为主的传统“田园模式”基础上,探索建立“1+3+N+X”协同治理模式,各方优势互补、形成良性互动。“1”是明确将居民区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的领导核心,实现社区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3”是要求以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等为主体依法履行职责,共同参与社区治理;“N”是挖掘党小组长、居民组长、楼组长“三长”与志愿者等作为联系服务居民的触角;“X”是下沉公安、城管、房管、拆违、市场监管等部门作为支撑,参照社区民警兼职做法,逐步推进相关职能部门兼任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条块紧密配合,合力治理。而莘庄工业区则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对今后小区技防设施的建设主体、管理主体、建设标准、验收移交、维护保养等方面内容加以明确,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该区还全面落实“一村一居一警”社区警务改革,并在全区推广以“安全屋”为基点的全民安防体系建设,探索构建“地区安防力量一体化”格局,已建成安全屋250个。比如虹桥镇,自“安全屋”试运行以来,到去年底已推广扩充至41处,前期处置各类事件1203起,其中安全员配合民警处置684起,安全员自行处置519起。而梅陇镇的“城市平安客厅”,则在党建引领下组建了一支多元化的队伍,此队伍由公安、城管、综治、信访、居委、物业、志愿者、律师、社工和路管会等多个小组成员组成,充分利用各自优势深入小区,切实做到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

第三,紧贴群众期盼,整治突出问题。闵行区持续开展“黄赌”整治攻坚,同步推动涉案房源的业态转变,针对不同房源性质分类治理,从源头铲除“黄赌”问题滋生土壤,防止“黄赌”现象打而又生、不断反复的问题,全区“黄赌”警情已由高峰时的日均200起降至日均12起左右。同时,闵行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金融放贷、交通运输、市场流通、文化旅游、信息网络等重点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乱象持续开展滚动排查,推动各行业领域建立常态化机制62项,有力净化了闵行社会治安环境。

另外,发展“枫桥经验”,做好矛盾调处。闵行区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以大调解工作机制为牵引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格局,加大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力度。目前全区共有专职人民调解员170名,培育本土社会调解组织6家。该区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做到定期排查、重点排查、跟踪排查相结合,依托110非警务警情对接分流机制平台及时掌握社区常见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并严格落实工作日两小时内联系反馈制度,从源头防止矛盾激化升级。闵行区还联合多部门在全区推广反家暴工作室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反家暴管理机制。

比如浦锦街道的“帮帮忙工作室”,通过综治协管员、信访代理员、人民调解员“日常坐班”,律师“定期坐诊”,疑难问题“定期上会”的工作模式,为居民提供政策宣传、矛盾调处、法律援助、帮困解难、心理疏导等多元化精准服务,化解了一大批群众的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帮帮忙工作室”共接待群众62人次,解决各类矛盾35起,形成调解协议书13件。而江川路街道设立的“闵开援”“零号湾”综合服务窗口,则通过组建司法干部、律师团队、公证人员、人民调解员等进驻园区,切实解决企业员工劳动维权难、法律咨询难等诸多困难,打通了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通道。

聚焦多元治理,实施“五治”协同“创新工程”

闵行区还紧跟上海数字化转型新形势,加速构建法治保障、居民自治、智慧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实现党建引领下,服务精准投送、治理精准落地,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提升法治水平方面,闵行区在全市率先建立基层依法治理的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司法所长列席街镇办公会议”制度要求,把基层治理全面纳入法治轨道。闵行区通过组建一个法治和政策顾问团队、设立一个法治保障服务共享工作室、每月开展一次法治保障服务公开日活动、每年推出一批司法白皮书,进一步优化闵行区域营商环境。同时,闵行区着眼于“十四五”时期“南北联动、双核辐射”发展战略,加快构建虹桥商务区法律服务产业集聚,推进长三角法律中心建设,力争在全国形成品牌效应和吸附效应。值得一提的是,闵行区还打造了基于新媒体思维的社交媒体平台“闵晓法”,让老百姓通过网络获得更好的普法体验。

在完善群众自治方面,闵行区持续推进民主法治示范居村建设,开展“最美村规民约评选活动”,强化社区“小宪法”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形成居民自约、自管、自治的氛围。同时,“周周会”“客堂间”“议事厅”等基层议事机制深入闵行城乡社区,为群众开展恳谈、议事等协商活动提供了平台。比如浦江镇革新村,将原村委二层办公楼改造为集学习、服务、议事、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党群服务站,内设党员组织生活室、党群议事厅、群团工作室、统战同心小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功能室,打通村民自治共治服务“最后一公里”。2021年,华漕镇则进一步将赵家村、纪王村和诸翟村《村规民约》中涉及村民自治的内容精细化为4大项25小项的考核指标,通过积分结果与奖惩挂钩,激发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农村治理的积极性。

在加强智能化建设方面,闵行区则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张网建设,充分利用科技赋能基层社会治理。闵行区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全面落实“两个免于提交”,实现“一件事”基本覆盖高频事项,加快推进“一业一证”试点、“好办”“快办”工作。目前,闵行已建设完成区、街镇两级城运中心平台,将公安、市场、城管和综治网格进行整合形成68个网格,初步形成全域覆盖、一体指挥的工作格局。比如马桥镇思凡礼品城,2019年度110报警数曾达到500多件,这两年通过社区智能化管理平台系统建立,提升人防水平、提高物防标准、提高技防要求,治安环境提升显著,居民安全感明显提高。而古美路街道的72个小区,则通过业委会主导的美丽家园建设,实现技防设施全覆盖、无死角。

  • 上一篇:在上海旧改基地群居的“打工人”:未来,哪里将会是他们的新家?
  • 下一篇:老字号现烤月饼热销 传统鲜肉馅百吃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