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矛盾纠纷,法律顾问对接社区;创业在大学城,法律支持日趋完善;行走在文汇路,法治格言灯柱吸引眼球……出门见法、抬头看法、饭后议法,多年来,广富林街道以法治视角聚焦基层治理,让崇法尚法理念入脑入心,也因此在近日以第四名的佳绩,收获了“上海市法治建设示范街道乡镇”的荣誉称号。
人性化调解,让市民更有获得感
去年4月,松江区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法院联络处广富林联系点成立,让当事人在“家门口”即可调解达成协议,免除奔波劳累。作为首家区级调诉对接无纸化流转和溯源纠纷多元化试点单位,目前,该联系点已受理无纸化立案8件,涉案金额260余万元。
周益和可望是该联系点的首批受益人,两人与深圳宝能公司的商铺租赁纠纷案在街道司法所的指导下“云”开庭,前后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了线上民事裁定书,纠纷得以妥善解决。“这件事之前已经拖了一年多,由于相隔太远迟迟没有进展,现在能这么高效地处理,真是太高兴了,在线调解对市民来说大有益处。”周益说。
去年8月,广富林街道落实城管属地化管理政策,为了帮助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街道制定了小微免罚清单,辖区内商铺初次违规,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以劝导矫正为主,不开罚单。“处罚不是目的,归根到底,是希望通过人性化的执法方式,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居住环境。”广富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姜云介绍,“街道还成立了‘重大法核领导小组’,在法核流程中特别设立‘风险评估提示’环节,不仅评估法治程序合理性、法律条例适用性,还会评估社会反馈,尽量保障处理合法也合情。”
制度求创新,集结优良律师队伍
“疫情期间公司单方面调整薪酬,是否合法?”“老家封路了,如假期结束仍无法复工,能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吗?”……这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辖区居民法律咨询的高频问题。
当时,广富林司法所从4家律师事务所紧急招募了12名执业律师,组建了全区第一支防疫法律志愿者服务队,对接街道16个社区党组织,通过线上答疑解决居民的实际需求。
集结这样一批专业能力硬、服务意识强的律师队伍,广富林司法所没少下苦功夫。在市司法局“律师双结对”工作的推动下,司法所创新形式,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寻求优质律所合作,并逐渐完善了评价标准及奖惩制度,保障律所多劳多得,提高其服务积极性。
为了拉近律师与居民的距离,街道连续两年组织举办“‘广富林杯’法治宣讲员云间风采展”活动,不仅为律师搭建了大显身手的舞台,也为居民提供了法律咨询和法治宣讲,“有麻烦找社区法律顾问”逐渐深入人心。“现在,律所招标合作整体运作已经比较成熟,有不少市区的律所特意来竞聘。考虑到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稳定性也很重要,今年将招标频次从每年一招改为了两年一招。”广富林司法所所长陈捷说。
法治润人心,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贯穿松江大学城七所高校的文汇路上,千余家商户和10万师生为广富林街道增添了不少烟火气。作为法治宣传阵地的重要一环,街道在文汇路打造了“法治书籍”“法治风帆”等六大特色法治主题街景,推进大学城高校区域法治文化健康发展,努力建设高校法治文化新高地。
同时,依托松江大学城高校的优势资源,街道加强与院校的深度合作,努力打造广富林特色。街道司法所牵头举办“法治文汇”云间律师沙龙活动,为高校、律所与企业搭建沟通平台,丰富“法治文汇”的品牌内涵。
“律师沙龙对初创企业来说帮助非常大,也让企业有了相互交流的机会。我们不仅可以得到经营方面的服务,还可以无偿得到法律支持,在广富林安家落户,真是值得。”企岛(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财务经理包静如是说。
去年底,辖区内的舒博士志愿者服务中心和华东政法大学共同打造公益普法课程《法通古今》,运用现行法律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和分析,帮助青少年提升法治意识和法律思维,该课程也将通过团区委“红领巾法学院”项目向全区青少年免费开展,助力“双减”政策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