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周琳
中新上海网2月11日电 ( 周琳)一年、两年、三年…无数个日夜的期盼终于等来了消息。“那天夜里,侄女给我打电话,说在电视上看到了表哥,他就在上海!”经多方牵线搭桥,日前,在杨浦区救助管理站上演了父子重逢的一幕。
情人节分割线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王旭龙曾有过幸福的童年和少年。随着母亲的早逝,生活发生剧变,王旭龙不愿面对现实,一度沉迷于游戏,荒废了学业,也未能掌握谋生的一技之长。
与王旭龙相依为命的父亲王成武在一家铸造厂上班,为了儿子不受委屈,多年来一直没有再婚。出于望子成龙的期望,王成武与儿子交流中难免多有责备,希望他早日出人投地。
而生性倔强、心高气傲的王旭龙,总想着能干出一番事业,让父亲过上好日子,让同村人刮目相看。
2013年12月的一天,王旭龙与父亲争执斗气后,说要外出打工。这一去,就再无音讯。
“听说大上海发展的机会多,我要干出一番事业让父亲看看。”王旭龙怀揣梦想,独自一人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上海。
梦想与现实有长长的一段距离。在求职过程中,只有中专学历的王旭龙在上海屡屡碰壁,之后又数次遇“热心人”帮助找工作被骗。
花光携带的资金后,王旭龙放下身段,找到一份清扫马路的工作,但仅维持十多天,就因种种原因而放弃。在钱包被盗、身份证随之遗失后,找一份稳定的打工工作,也成了他的奢望。
之后,王旭龙流落街头,露宿于翔殷路军工路过江隧道下匝道的绿化带,靠捡拾废品和搬运货物等打零工为生。期间,随身携带的手机被雨淋湿损坏,倔强的王旭龙也不愿主动联系亲朋好友,就这样彻底与家人失去联系。
“来到上海才发现,这是个和山东截然不同的世界,自己完全无法融入这里。”王旭龙说,租不起房子,夏天他就睡在商店门口的大理石台阶上,冬天则躲在高架桥下避寒,就这样度过了在上海流浪的三年。
流浪的游子,父亲的牵挂
“我们已经关注他多年,一直不间断地留意他的情况。”区救助管理站社工组傅胜荣,像一位“老大哥”般关心王旭龙。从初次在立交桥下发现王旭龙开始,傅胜荣和区救助管理站其他社工们就关切地嘘寒问暖,一直持续了三年。
“一开始,他什么都不肯说,坚决不愿意来救助站寻求帮助。”傅胜荣说,王旭龙自尊心极强,认为自己不偷不抢,捡瓶子收入再少也是靠自己自食其力,不想接受“施舍”。
由于救助管理的原则是“无偿救助、自愿救助”,流浪人员不愿意进救助站的情况下不能勉强,发现只能时时跟踪和关心。王旭龙的排斥,并没有阻挡社工们的脚步,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去看望他,耐心地做思想沟通。遇上台风季节、寒潮来袭等,就多番劝说王旭龙到救助站躲避,及时为他送上御寒的衣被和食物。
经过多次接触,王旭龙慢慢接受了这些社工朋友,连续几年的春节,都主动到救助站与工作人员一起过年。但对于失联多年的家人,他仍一直坚持避口不谈。
而相隔千里之遥的父亲王成武,一刻也没有停止对儿子的牵挂。王成武找遍了烟台、青岛、威海等山东各地,也报过警求助公安部门,一直没有王旭龙的消息。
“出走那年春节他就没有回家,打他手机也没有人接,威海的单位说他已经离职。”每年春节,别家的孩子提着大包小包回家过年时,王成武一个人眼巴巴地望眼欲穿。连续四个春节,也都没有盼到儿子回来。逢年过节,王成武总是在独自饮酒中黯然神伤:“我不要他大包小包地回来,我只想儿子在身边。”
王成武年近六旬,因为担心儿子回去找不到他,一直留在铸造厂从事辛苦的操作工。王旭龙“失踪”以后,保险公司声称今年寻找无果将宣布“死亡”。但王成武坚信儿子还活着,每年春节都盼望着儿子回家。
辗转漫漫回家路
父亲无数个日夜的期盼,终于等来了儿子的消息。“那天夜里,外甥女给我打电话,说在电视上看到了表哥,他就在上海!”2月6日下午,王成武在杨浦区救助管理站终于看到了三年没见面的儿子。“儿呀,三年就这么瞎窜,一个话也没有,你起码让爸爸知道你还活着啊!”握紧儿子的手,王成武的眼泪顺着布满皱纹的脸滑落:“黑了,瘦了,你这些年是咋过的……”
原来,今年春节前夕,上海经历了一次寒潮。1月19日,上海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告48小时内将降温8度以上,最低气温将降到零下4摄氏度到零下5摄氏度。为了不让流落街头的人挨饿受冻,区救助管理站的社工们连夜穿行于大街小巷街面巡查。在军工路翔殷路隧道旁边的高架下面,社工们找到了王旭龙。“这儿太冷了,跟我们回救助站。”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王旭龙坚持不走,经多番劝说,才同意去救助站过春节。
寒夜救助❤伴爱回家
这一幕,正好被央视“新春走基层・零点后的中国”节目组拍下。2月4日,区救助管理站帮助王旭龙的事,经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后,当天晚上,王旭龙的表妹就打电话到杨浦区救助管理站,联系上了站长李福强,表达了立即来杨浦接表哥的意愿。
突如其来的喜讯,对王旭龙意味着什么?他是否能接受?在站长安排下,2月5日晚,社工“老大哥”傅胜荣和同事再次找到王旭龙,与他席地促膝长谈。经过细致的思想疏导,王旭龙从坚持“没有干出事业,现在绝对不能回家”,到露出笑容说:“好吧,我跟你们走。”
2月6日一早,王成武带上给儿子王旭龙买的新衣服、新鞋子,和弟弟从山东坐了六个多小时车赶到上海。见面的一刻,父子相拥而泣,瞬间冰释前嫌。“跟爸爸回家好不好?”“好,好……”王旭龙一直跟父亲说对不起,紧握住父亲的手再也没有松开过。
“我对不起父亲,是我自己一直没有长大,面对人生的剧变没有调整好心态,找工作又眼高手低……”说起未来的打算,王旭龙说,回老家办好身份证后,他还想来上海再打拼一次,在护理行业做出一番成绩:“我一定会好好干,不会半途而废。”
“帮助王旭龙父子成功团聚,对我们的启发是,在今后的救助过程中,促进为流浪人员寻亲工作更加完善。”区救助管理站站长李福强告诉记者,多年来,本区逐步健全和完善流浪人员发现机制,通过建立民政、公安、城管“三合一”联动救助服务队开展24小时巡查;在各个社区建立救助管理服务咨询站延伸服务;向社会公布求助热线“65675720”等,努力让区域内流浪人员及时得到救助。“每个人都会一些遇到临时的困难,在这临时的困难当中,我们大家都能伸出手搭一把,也就建起了我们整个社会保障的综合体系。”
据悉,近三年来,区救助管理站已累计救助3686人次,通过送市级救助站、通知家属来接等途径,共帮助430多名流浪者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