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上海新年模型交流展吸引了众多模型爱好者。
手帐集市吸引数千名手帐爱好者聚集交流。均解放日报记者 蒋迪雯 摄
2017年第一天,一场新年模型交流赛让3000多名年轻模型爱好者集聚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他们指指点点、交头接耳,不时掏出手机来个自拍或合影……这群大男孩的目光一刻也没离开飞机、坦克模型。
算起来,模型交流赛进群艺馆办活动,已是第六个年头。不论是参赛者、裁判,还是群艺馆的策展人,在六年里都有不小变化:这个曾经以老年人居多的赛事,如今由年轻人占绝对主导;从外省市甚至海外慕名赶来的参赛者也越来越多……曾经自娱自乐的小圈子活动,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模型赛事。来自澳大利亚和德国的两位嘉宾感慨:“没想到,中国有那么多年轻人在玩模型。”
这样的场景,不仅出现在模型交流赛。在市民文化活动中,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常见。模型交流赛的主要负责人师伟是80后白领,他说:“我们的活动能参与到市民文化服务中,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是群艺馆的团队推着我们一步步往前走,不断完善。”
“公共文化从来没有年龄层次区分,群众文化服务各种人群。”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萧烨璎说,“把年轻人吸引进来,让他们走进传统文化空间办活动,促进他们自我展示、自我交流、自我组织、自我发展,是群众文化工作的最终目标。”
形式新潮,内容充满正能量
1月21日上午,第十一届海上年俗风情展在上海群艺馆开幕,“过新年穿新衣”服饰展搭配舞狮、木偶戏及民间手工艺展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其中以年轻人居多。
展厅里,黄伟一手指着展板,一手牵着7岁的儿子,细细讲解古人过年如何穿新衣。母子俩是群艺馆的常客。黄伟是新上海人,尤其喜爱民俗文化,一有空就带孩子来看展览,参加活动。
记者看到,一群女孩子正围着展柜叽叽喳喳议论不休,猜测银饰上挂着的那些铃铛有什么寓意,想象古时候那些大户人家女子的模样。“把年轻人吸引过来,最好的效果是办展览。”市群艺馆活动部主任吴榕美有38年群文工作经历,对此深有体会。
时间回到2011年5月,古宜路125号的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开放,场馆很新、空间很大,但来馆里的多是老年人,鲜见年轻人身影。就连刚参加群文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也以为,群众文化工作就是“陪老年人唱唱跳跳”“陪小孩打打闹闹”。“群众文化,更多是满足闲暇人群的基本文化需求,所以老人、小孩来得多。但年轻人也希望有一些公共空间,供他们交流互动,关键在于活动能否吸引他们过来。”萧烨璎说,市群艺馆实行开放式办馆,改变长期以来“我办给你看”“我唱给你听”的刻板印象,发动广大市民群众一起参与办馆、办展。
于是,“只要你想得到的”文化活动,都会在群艺馆和各区文化馆出现。来馆里办展的既有极尽考究的模型迷,也有为芭比娃娃改头换面的“改娃师”,还有在羊毛毡、橡皮章、手帐文具上展露艺术天分的年轻人。据统计,2016年,在市群艺馆全年举办的20个展览中,就有十二三个展览是专门为年轻人设计的,“不仅形式、样式很符合潮流,内容也充满正能量”。
除了新潮,年轻人也对古老民俗情有独钟。捏个面人、剪个生肖、编个蚱蜢……海派非遗传承人不时在一些广场和场馆设摊,一边展示绵延千年的手上功夫,一边手把手教那些充满好奇的年轻一代。
非遗+文创,使海派文化传统与当代审美情趣相互交融,更令年轻市民流连忘返。刘梦特别喜欢逛民俗市集,每次还都要带点儿东西回家,4个古方香囊、2个刻字葫芦、1张仙鹤剪纸,她掰起手指头数个不停。黄伟甚至眼红起儿子的课程,“我也希望主办方能办更多适合大人的民俗课。”据介绍,不少商家也趁活动赶来,从年轻人的喜好和热情中寻找商机。
提起2016年上海群艺馆实现的“小目标”,吴榕美乐不可支:“我们让3000多个男孩子聚集在模型展,让3000个宅女走进手帐集市。”再算上拖家带口的,群艺馆人气就旺了。
场地免费,拿“文化推广”来换
2011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周蓓丽通过面试进市群艺馆工作。这个头发卷卷的上海姑娘,原先在画廊及美术馆工作,后来听从父母建议考群艺馆,初衷很简单:想有份稳定的工作。她原以为是个“服务老年人”的清闲工作,没想到第一个任务是“把年轻人吸引进来”。
“一开始心里没底,想法也简单,就想展示年轻人喜欢的、好玩的东西。”年轻人躲在网上,周蓓丽利用微博,找各个圈子的“红人”,她要求对方至少“玩”出上海顶尖的水平,甚至全国顶尖,才能拿来作为公共文化展示。当时,群艺馆还没有专业展厅,就在过道改造而成的小展厅里,办了第一个展――玩具展,展出80后收藏的怀旧玩具。“展览办了两个月,一到周末,人山人海。”玩具藏家、80后男孩朱宇翔给大家开讲座,那是他第一次站在这么多人面前演讲。
玩具展的成功,让周蓓丽心里“有底”了,“原来,群众文化工作也可以这么做”。2012年元旦开始,由上海Model Z模型俱乐部主办的上海新年模型交流赛也进馆了。负责人师伟的单位就在附近,几乎每天都要经过古宜路。他坦陈:“以前从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开阔的场馆,也从来没想过这里跟我有什么关系。”直到举办交流赛,才与市群艺馆接上头。截至今年,比赛已举行了11届。
“我们有场馆、有空间,但内容资源不足;经过调研后发现,很多民间组织、年轻团队的文化资源很丰富,但找不到线下交流空间。”萧烨璎说,群艺馆就趁此机会把这些社会组织引进来,提供场地、辅导和支持,让年轻文化能落地生根。
场地免费,但要拿“文化推广”来换。不论是模型俱乐部,还是手帐爱好者圈子,都是带着公益活动的任务来的。年轻人在活动中,学着反哺社会,把小众圈子里的文化推广出去。“走进群文,踏上公共文化的快车道,极大地释放了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我们更有信心把集市做强、做出特色,凝聚更多的书写爱好者、青春记录者、文化创意者。”手帐集市发起人“萨摩基地”说。师伟感慨:“我玩模型的时候,家长是反对的;现在,家长愿意带着孩子来这里学习如何制作好的模型。”这都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的。
“现在,有不少个人、团队慕名找上门要求合作,我们帮他们包装,以崭新的面貌介绍给更多市民。”群艺馆定位于普及性的大众教育,策展时有别于专业展馆,要“错位”,做专业展馆不愿做、不好做、不能做的事情。没想到,专业展馆的策展人反而跑来群艺馆看展,橡皮章展还被邀请到上海当代艺术馆继续展出。
除了“错位”,在时间上还要“错峰”。“群艺馆17时关门,这时候年轻人刚下班。所以,在活动时间安排上尽可能兼顾到各类人群。老人平日闲,周一到周五的免费电影放映,剧场满满当当坐的都是老年人。年轻人朝九晚五上班,就趁双休日、节假日多举办市集、活动和比赛。”于是,一年365天,群艺馆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
采访中,师伟带来一本小册子,这是模型爱好者自己排版、编辑、梳理成文的《Model Z五周年模型作品集》。每年的模型交流赛都在元旦期间举办,师伟已有很多年没和父母一起过元旦了。不过,他还是觉得很开心,因为每年数千名玩家期待着这场比赛,“有种无法推卸的责任感”。
捡拾珍珠,市民文化无边界
1月16日至22日,青浦青年年度追梦话剧《大梦想家》在青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连演五场。这部讲述年轻人故事的100分钟话剧,由执导过《黄手帕》《新房客》《魔都生存指南》的青年导演、编剧马远自编自导,参演的都是在青浦工作的普通年轻人。
同马远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深入到百姓中去,贡献出自己的专业知识。“群文工作很闲、群文自娱自乐、文化馆是业余的。”刚落座,在静安区文化馆工作的85后杨 迫不及待地说起大众对群文工作的误解。“从我参加工作的经验来看,群艺馆、文化馆里都是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杨 出身群文家庭,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同长辈一样,成为群文队伍中的一员。
杨 说,群文作品风格“接地气”,因为创作时必须跟上观众接受度,符合大众审美,但这不意味着不专业。“群文工作和专业剧团职能有别,专业剧团可以往更具探索性、专业性方向走,但群文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让观众认可,两者的目标不一样。”正因如此,群文创作更需要从思维模式上创新,在舞台上表达创作者的独特视角。去年,杨 自编、自导的小品《亲!还在吗》摘得“群星奖”。
在服务大众的同时,群文人自身也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去年11月9日,筹备近两年之后,周蓓丽的个人雕塑展“卧游・诣”亮相上海外滩源,10多件雕塑作品亮相,基本是在市群艺馆的创作。“群众文化人是人梯,为别人做创作,但只有自己保持在艺术前沿,才有能力辅导别人往上提升。”
目前,上海群艺馆的队伍平均年龄35.8岁,活动部里的新面孔,有美术、音乐专业,也有雕塑、戏剧专业等。而在各区文化馆、文化站,群文队伍也越来越年轻化、专业化。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流行文化。文化创新,最重要的部分来自民间。如果没有群艺馆这样的机构,没有一群热爱群文事业、乐于奉献的群文人,这些创新永远是散落在民间的珍珠。我们把那些‘最亮的东西’捡起来。对从事群文工作的人来说,这里有做不完的事情,可以说,每天都在创造,每天都在创新。”一位资深群文工作者这样说。“年轻人加入到群文工作队伍中,是‘事业在留人’,艺术家为百姓服务是传统。很多人因为我们,把视野打开了,我们自己也得到了提升。”吴榕美说。
作为市民文化的参与者,师伟对市民文化的理解更深刻。“以前,我认为市民文化就是‘秧歌’和‘太极’。现在,我觉得市民文化无边界,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时刻都在接触市民文化,只要有一群人喜欢,那就是群众艺术。”(解放日报记者 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