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近一年的“变形记”,如今走进位于北京东路的黄浦剧场,从水门汀地面、环绕扶梯和大吊灯中,还能依稀辨识出它最初的模样,但改造后的中剧场和全新的“黑匣子”剧场带来了功能的大转变。在2017年全新的演出季中,黄浦剧场有超过300场演出和各类艺术教育活动。没有演出的时候,中剧场大幕垂下,立刻就能转换为影院模式。
从金城大戏院到黄浦剧场
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黄浦剧场还是金城大戏院,有1700个座位。这里被誉为“国片之宫”、左翼电影的放映重镇。上世纪50年代,它送走影迷迎来戏迷。上海淮剧团将这里作为固定演出场所。1957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此观看筱文艳出演的《白蛇传》,受邀为剧场题名。由此,金城大戏院正式改名为“黄浦剧场”。到了上世纪60年代,因舞台硬件的限制,淮剧演出场次逐年减少,这里又恢复了电影放映功能。
上世纪80、90年代,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剧场将30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辟为音乐茶座和咖啡厅,后来又将一楼租赁出去,成为机电五金商场,剧场空间被压缩为一层。2010年,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在黄浦剧场驻场演出,将这里变成“上海笑天地”。
从金城大戏院到黄浦剧场,这座影剧院有时以观影为主,有时以演戏为主,更多的时候,二者则同时进行。
从大剧场变身两个小剧场
在去年的整体改造中,黄浦剧场将一楼的五金商场收了回来,改造成一个专业的“黑匣子”小剧场;曾经用来经营音乐茶座和咖啡厅的地下室则被改造成化妆间和排练室。二楼的空间,则自成一个524座的中型剧场。
既然租出去的空间都收回来了,何不恢复成最初的1700座的大剧场呢?剧场运营方――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团董事长沈为民告诉记者:“黄浦剧场周边已经有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等大剧场了。剧场不能一味求大,需要形成梯形结构,灵活经营,错位竞争。”
国外一线城市不仅有大剧场,还有各式各样的中小型剧场,甚至有许多只能容纳十几个人的地下室剧场,许多创意和惊喜在这里诞生。沈为民说:“有许多民营剧团和业余剧团常常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演出场所,而剧场迫于经营压力,也很难为他们提供舞台,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但一个城市需要小剧场,需要更加多样的演出生态。”
既可以看戏又可以看电影
来到中剧场,剧场经理张国富指着舞台上的金属卷帘幕说:“凭借这块特别制作的幕,黄浦剧场既可以演戏,又可以看电影。”
在中剧场,不仅可以看商业院线的电影,还有在上海难得一见的高清戏剧放映。因为高清戏剧放映是演出属性,需要放映机和银幕,再加上版权手续繁琐,又比较小众,所以少见。但剧场副总经理茅亦铭告诉记者,在上海,有一批观众希望不出国门就能第一时间看到国外最新、最顶尖的戏剧。这些年,国外名团常常来中国巡演,但高票价让不少人望而却步,高清戏剧则只用花一张电影票的价格。高清戏剧还吸引了不少外地观众和居住在上海的外国观众。
黄浦剧场和大世界、中国大戏院、新光影艺苑、茉莉花小剧场、共舞台、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等剧场共同构筑起“十分钟步行圈”,人们只要步行十分钟,就能从一个剧场到达另一个剧场。沈为民相信,黄浦剧场将在不久的未来迎来曾经的繁荣:“百老汇1美元的票房能带动周边7美元的附加收入,足以证明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我们的目光应该更加长远。”(解放日报记者 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