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元宵节灯会行街会 串起市民年俗记忆

时间:2017-04-10

  又是一年元宵,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赏灯、猜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从正月十三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的“元宵上灯”,到正月十五杨浦“元宵行街会”,再到正月十八的“落灯面”……连日来,各区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准备起热热闹闹的元宵活动。漫步上海街头,处处洋溢着元宵将至的喜悦。

  十三上灯十八落灯

  正月十三,刚迎来初雪的上海,有些微冷意,但丝毫不影响元宵节庆的热闹气氛。昨天18时许,位于北渔路上的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一片喜庆,刚下班的白领、附近居民都循着锣鼓声聚在这里。他们翘首以盼的,正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上灯”仪式。

  在北新泾,自古就有上塔灯的祈福仪式。遵循“十三上灯十八落灯”的习俗,正月十三这天晚上,要竖起高高的灯塔,虔诚祈福,希望读书人登科及第,生意人蒸蒸日上。舞龙舞狮闹场刚过,女声独唱《好日子》紧随其后。一曲歌毕,铜锣鸣响,时辰到,“上灯”了!两串大红灯笼缓缓升到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的楼顶,火红的颜色,寓意着新年生活红红火火。

  元宵节也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一说,指的是上灯这天要吃汤团,象征圆满;正月十八落灯日,则要吃面条,象征顺畅。白领小朱在北新泾居住了近3年,家离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只有一街之隔,下班后赶忙过来参加“上灯”仪式,也是为了讨个好彩头。

  元宵行街游艺不停

  杨浦区鞍山路300号的铁岭中学,还没到开学的日子,最近几天,学校体育馆被盛装打扮的舞蹈队、武术队、时装队占据。距离正月十五杨浦区环同济第十三届“元宵行街会”举办时间越来越近,来自四平路街道的11支社区队伍正紧锣密鼓地排练。

  杨浦区“元宵行街会”由来已久。清末民初,随着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和上海城市的繁荣,历史上扬州府所辖泰州、高邮、江都等时称“扬八属”的苏北地区贫民,纷纷来到工厂、码头密集的杨树浦谋生,苏北“唱凤凰”“送麒麟”“踩高跷”等民俗活动也随之进入杨浦。随着时间推移,不少民俗形式逐渐消失,但“元宵行街会”融合杨浦当地风俗,一直保留。

  四平路街道办事处副调研员吴正兴介绍,元宵行街会以上海市十大景观街之一的苏家屯路为主干道,“今年突出民俗主题,行街会开始之前安排上海市民布艺(创意)作品大赛参赛布艺作品参观,同时增加两辆巡游花车,多了苏家屯路的亮灯环节,抚顺路的‘非遗一条街’。除了一些传统技艺,还增添了民俗小吃项目。”

  此外,“元宵行街会”也在全市范围内邀请适合行街表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参与表演,奉贤滚灯舞、金山廊下打莲湘将随着行街队伍一同亮相。以张爱玲故居改建的石门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也布置起“印元宵”“巧元宵”“包元宵”“舞元宵”“猜元宵”等主题活动;徐汇区图书馆、康健街道的元宵灯谜会同样开门迎客……全市各处的元宵活动,串起上海市民记忆深处的年俗文化。(解放日报记者 张熠)

  • 上一篇:上海金山交警一次盘查促成一家团圆 老人“失联”28年终回家
  • 下一篇:外来学徒传承上海“七宝汤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