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重庆市商务委发布消息称,上半年,重庆自贸试验区持续发挥投资贸易便利化、物流大通道、各类开放平台等叠加优势,整体运行平稳,产业集聚显著。
据统计,今年1—6月,重庆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含分支机构)5945户,占全市比重9.4%,注册资本总额477.16亿元人民币,占全市比重13.3%;其中,外资企业(含分支机构)81户,占全市比重21.1%,注册资本1.43亿美元,占全市比重6.6%。自贸试验区全域引进项目446个,签订合同(协议)总额715.11亿元人民币。
从行业来看,商贸物流被众多投资者看好,投资占比近半。据统计,上半年新增注册商贸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数2964户,占全域比重49.9%。
具体项目上,包括:果园港铁路专线及散货码头、中新(重庆)机场商业管理项目、复星国药西南医药温控枢纽项目、苏宁重庆智慧产业园、一带一路(重庆)智能体验馆、京东超级体验店、新丝路(重庆)国际货运冷链进口平台、中远海运空运重庆空港物流项目、北大青鸟物流分拨中心、国际木材进口集散中心、赛迪益农初级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新能源汽车智慧物流产业园等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在今年上半年陆续落户重庆。
记者梳理发现,除了商贸物流,近来重庆正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也吸引了阿里、腾讯、华为在内的国内大中型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布局重庆,为重庆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比如,德国埃马克机床总装及集成基地、腾讯西南总部、德国博世工业大数据中心、紫光华智数字智能工厂、富士康激光暨3D打印机生产基地、意大利柯马机器人生产基地、广东宝利根精密模具及连接器研发生产基地、国家信息中心能源大数据中心、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及微电子中心等,一批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领域项目相继在上半年落地。
数据显示,上半年自贸试验区内,共新增注册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1672户,占比28.1%。“自贸试验区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有力助推重庆产业升级转型。”市商务委负责人表示。
此外,自贸试验区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和医疗健康等产业,文旅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初现成效。上半年,新增注册旅游、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企业478户,占比8.0%。嘉行新悦影视、重庆旅投集团旅游云智能科技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两江海洋文化文旅综合体、金卓文化创意设计中心、两江红坊时尚文化之都等文旅健康项目,正在进一步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相关新闻
144项改革试验任务落地
7月22日,记者从市商务委了解到,上半年来,重庆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动先行先试,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9年6月,总体方案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144项,落地率95.4%。重庆自贸试验区141项创新举措,实际可对应政策举措129项,已实施119项,落实率为92%。
截至目前,“支持符合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支持自贸试验区试点汽车平行进口保税仓储业务”“在自贸试验区试点实施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在自贸试验区设立受理点受理商标权质押登记”以及建设领域审批改革、金融创新等一大批措施已落地,占比约为80%。
目前,“铁路运单物权化”议题被列入联合国贸发会年会议题,铁路提单累计实现37单、货值1100万欧元。向国家上报最新制度创新成果12项,其中全国首创11项(累计上报制度创新成果50项,其中全国首创23项)。
市商务委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最新的政策法规,接轨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围绕重点发展产业推进重点项目发展,积极与政府机构、商协会、民间组织、境内外企业合作,搭建引资引贸引智新平台,探索与全面开放新格局要求相适应的招商引资模式。
一方面,扩大日韩等重点国家(地区)全面合作,力求与日本、韩国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展开务实合作;另一方面,集聚高端产业,积极培育新增长点,围绕航空动力产业,打造航空构件、高温合金材料、航空内饰等产业集群,积极推进相关项目落地。
据透露,下半年,还将重点联合重庆外管部适时推动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政策在重庆自贸区先行先试。记者了解到,这对从事大型设备租赁业务的公司企业,收取外币租金可减少汇兑成本、降低汇率风险和融资成本,为企业未来在全球范围内处置资产和深度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