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身着简易防护服的杜天勇开展日常门诊工作。
身着红十字马甲的杜天勇开展志愿服务。
杜天勇缴纳“特殊”党费。
患者通过微信向他咨询病情。
丰都县湛普镇卫生院医生杜天勇。
“杜医生,好几天没看到你了,你什么时候来卫生院?”
“我有点急事,可能还要过几天才回来。”
“好的,杜医生,我们等你。”
3月2日,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医技楼的病房里,来自丰都县湛普镇卫生院的医生杜天勇正拿着手机回微信。
几周之前,他被确诊患有肺癌,癌细胞已经向左肱骨上转移。
今年44岁、从医24年的杜天勇,在湛普镇卫生院工作已有16年。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冲在基层防控一线,后因左肩剧烈疼痛被送至医院查出肺癌。
1 “强行”入院
“这几天肩膀疼得厉害,可能是老毛病犯了。”
“你多照顾好自己,有时间还是去县中医院看一下。”
“没事儿,我把止痛药吃上的。”
——2月初,杜天勇与妻子邓晓兰的微信对话
“去年年底就开始疼了。”杜天勇说,当时没想到会是癌症,只觉得是肌腱炎犯了。“可能加上防疫期间太忙了,累到了,就没太当回事。”
1月中旬,因为卫生院有同事出差去河北,杜天勇便担起了“补空位”的责任,从1月17日便一直在卫生院上班。本计划除夕和大年初一值完班后,回家休息几天,却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他与同事们随即投入到了紧张的防控工作之中。
从开展预检分诊、轮流值守发热门诊,到跟踪发热病人、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宣传防疫知识,杜天勇每天连轴转。此外,他还是白水社区、马安村、燕子村的家庭医生,定期去有病患的村民家中走访,也是防疫期间必须要做的工作。
为了安全起见,从1月24日开始,他便一直暂住在卫生院里,没回家。
1月底,杜天勇的左肩疼痛加剧,必须依靠止疼药才能暂时缓解。2月9日上午,杜天勇在给病人做预检分诊时,左肩疼痛再次袭来,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上滚落,同事见状后让他赶紧去县中医院检查一下。
“不用了,就是老毛病犯了,我走了你们也忙不过来,我稍微休息一下就好了。”
“不行,今天不能将就你了,你赶紧去检查一下!”
杜天勇和同事的对话,正好被经过的卫生院院长杨必龙听到。得知情况后,他拉住杜天勇,开车“强行”把他送到了县中医院。
2 查出肺癌
“今天,天勇因为肩部疼痛来做了检查,情况不容乐观,我没有跟天勇讲……”
“哦,那怎么办呢?”
“初步考虑肺癌骨转移……建议还是要到上级医院做PET-CT,明确后再考虑治疗方案。”
——杜天勇妻子邓晓兰和医生对话
2月10日,邓晓兰的微信,收到了丰都县中医院的医生发来的信息。邓晓兰怎么都没有想到,平时只是喊肩膀疼痛难忍的丈夫,竟会患了肺癌!
“当时我整个人都蒙了,不知道该怎么办。”邓晓兰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将这件事情告诉丈夫。
作为一名医生,杜天勇其实在中医院做完核磁共振和胸部CT之后,就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劲。他心中的一丝不安,最终在妻子那里得到了证实。
“说实话,不怕是不可能的,我心里有一些崩溃。”杜天勇明白,癌症意味着什么。
他把病情告诉了院长杨必龙后说道:“我没啥子事,还能继续工作!”
杨必龙听到杜天勇还想着工作,心中十分着急。“你赶紧去主城区再检查一下,我宁愿相信之前的检查是误诊。”
“院长”,杜天勇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这会儿是卫生院最缺人手的时候,我就像前几天一样,把止痛药吃上就行了,只要肩膀不痛了,就能够继续上班。”
“不行!绝对不行!”杨必龙一口拒绝了杜天勇的“加班请求”,并开车把他送到火车站,搭乘当天下午的高铁去主城区。
3 群众牵挂
“杜医生,好几天没看到你了,你什么时候来卫生院?”
“我有点急事,可能还要过几天才回来。”
“好的,杜医生,我们等你。”
——杜天勇与卫生院患者们之间的微信聊天
这样的对话,从杜天勇住进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房起,每天都在进行。
“我在卫生院工作16年,镇里很多人都认识我,平常有一些头痛脑热的症状,都是直接在微信上问我。”
“杜天勇很和善,是我们院里的‘全能医生’,很多居民到医院都点他看病。”杨必龙说,这次抗疫期间,他每天接诊的患者都在30—40名之间。
虽然杜天勇并没告诉患者自己的病情,但“谎言”终究没能瞒住,他的故事被当地媒体发现后,进行了报道。
“不可能!我不信!”家住白水社区的冉女士知道杜天勇患病的事后难以相信,为她天天检测体温的医生,其实一直忍着病痛。
“杜医生是个好人,为什么这个病会找到他……”村民陈朝会说,她的母亲在世时,曾多次找杜医生看病抓药。得知杜天勇患病的消息后,她隔三岔五便在微信上送上一些祝福,询问一下病情。
“我回到主城上班了,就过来看你。”陈朝会微信上告诉杜天勇。
4 爱心轮转
“请帮我缴纳1000元特殊党费。”
“好的,给杜主席点赞!”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我因身体原因不能坚守在一线,甚是愧疚!愿我点滴之情,绵薄之力,抗击肺炎疫情,静待春暖花开!”
——杜天勇与工会工作人员的微信聊天
2月13日上午8点,病床上的杜天勇睡醒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党组织缴纳了1000元特殊党费。
“其实,他家里的条件并不好。”杨必龙介绍,杜天勇的父亲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母亲也瘫痪在床。大儿子19岁在学医,小儿子才一岁多。“他经常抢着加班,家里老小都是由他妻子在照顾。”
除了是个工作狂,杜天勇还热衷于公益事业。
在丰都县红十字会副会长李斌的眼中,杜天勇是一个爱心志愿者。以前,他经常到献血点义务宣传无偿献血和维持秩序,参加县红十字会举办的各种公益活动,还为贫困家庭、孤寡老人开展义诊义检,为困难群众送衣送粮,为乡村留守儿童过生日等。“时常都能看见杜天勇穿着红十字马甲的身影。”
对这些,杜天勇解释,这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志愿者应该做的。“并没有多了不起。”
“我因为这场病,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杜天勇说,这段时间,有很多他不认识的人添加他的微信为自己捐款。
杜天勇放下了手机,拿出了一个笔记本。
笔记本是软壳的新本子,里面写下了上百个捐款者姓名,以及市委组织部、丰都县委县政府、湛普镇党委政府、湛普镇卫生院等各级捐款单位。
“我把大家的捐款都记录了下来,记下的是大家对我的关爱,一笔笔我还不了,我的孩子也要接着还。”杜天勇说。
自住院以来,杜天勇收到了政策救助、组织慰问、爱心救助等资金20余万元。为做好针对杜天勇及其家庭的帮扶工作,丰都县建立了包括日常服务对接等家庭关爱服务制度,确保关怀帮助措施落细落实。
5 勇敢决定
“爸爸加油!没有跨不过的坎!”
“谢谢儿子!以后要多听妈妈的话,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你肩上了,照顾好自己,还有爷爷、奶奶、妈妈、弟弟他们!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杜天勇与大儿子杜医辰的微信聊天
要说如今杜天勇心中最挂念的,还是自己的家人。
“小时候家里贫困,所以希望学医,至少家人生病了我就能给他们看病。结婚有了第一个孩子,给他起名杜医辰,就是希望他也能成为一名医生。”令杜天勇欣慰的是,儿子如今在重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读书。
但说起一岁多的小儿子杜於宸,这位善于自我调节的乐观汉子,落泪了。从过年至今,他还一直没有去抱抱自己的孩子。
“我担心孩子见不到爸爸了。”杜天勇擦着眼泪,但双眼没有离开手机屏幕上儿子的照片。
坐在病床一角的妻子邓晓兰看见这一幕,把头扭到了一边,抹着眼泪。
入院三周,在经历了放疗和化疗之后,他左肱骨的疼痛有所缓解,但依旧需要止痛药。在和病魔抗争的这段时间,杜天勇做了一个决定:捐献遗体。
杜天勇说,等这段时间治疗结束,出院后就去办理遗体器官捐献登记手续。“先办好,不然哪天我突然走了,就来不及了。”
“我还想在离去之前,早一些回家、回到卫生院,我的父母孩子,我的患者都还在等着我。”杜天勇笑呵呵地说。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