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重庆新闻

1.5天握手一次 川渝一年签236份合作协议

时间:2021-01-30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 陈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周年,硕果累累!昨日,市发展改革委透露,一年多来,川渝两地各级部门累计签署合作协议236份,平均1.5天“握手”一次。两地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七大领域,用前所未有的“双城”速度,破除了一个又一个地域壁垒,为两地人民谋福祉。

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4亿元

2020年7月底,两地共同实施的31个重大项目名单正式推出,总投资5562.5亿元。截至目前,重大项目已开工27个,完工1个,累计完成投资354亿元。平均每月有超过4个重大项目开工。

其中,新基建项目2个:总投资665亿元,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61.1亿元。内河航道整治项目3个:总投资62亿元,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0.26亿元。毗邻地区快速通道项目3个:总投资62.6亿元,已开工2个,完成投资12.05亿元。港口、场站和物流项目5个:总投资61.1亿元,已开工4个,完成投资2.87亿元。产业项目5个:总投资320亿元,全部开工,完成投资76.46亿元。高铁项目5个:总投资3495.5亿元,已开工3个,完成投资3.45亿元。毗邻地区高速公路项目8个:总投资896.3亿元,全部开工,完成投资87.81亿元。

就完成投资看,新基建项目虽然只有2个,总投资665亿元,但推进速度快,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61.1亿元,占累计完成投资总额的45.5%。

基础先行,产业紧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总投资320亿元的5个产业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76.46亿元。

交通方面,成渝中线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用时不到一年即将进入可研审批阶段。成达万高铁已于2020年12月启动建设,渝西高铁已完成可研鉴修审查。

2020年,渝昆高铁节点性工程开工。南充至潼南,内江至大足等多条跨省市高速公路开工,川渝毗邻地区交通互联互通加快推进。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31个重大项目中,成渝客专提质改造项目已完工,重庆到成都时间缩短到1小时以内。

其他交通领域重大项目同样快速推进。成渝中线高铁用时不到1年即将进入可研审批阶段,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速度之最。成达万高铁已于2020年12月启动建设。渝西高铁已完成可研鉴修审查。

2020年,渝昆高铁节点性工程开工,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向通道加快建设。南充至潼南、内江至大足等多条跨省市高速公路并肩发力,川渝毗邻地区交通互联互通加快推进。

涪江干流梯级渠化双江航电枢纽开工建设,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加快推进。作为嘉陵江支流的涪江航运能力持续提升,今后1000吨级船舶可经重庆直达四川绵阳。

新基建领域。2020年,川渝两地5G网络覆盖建设项目累计建成站点8万余个,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平台项目(两江新区)平台算法及设备适配工作基本完成。

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截至2020年11月底,重庆西部电子电路产业园(荣昌)项目建成厂房38.8万平方米,签订入园企业30家,引进四川企业10家。

重庆梁平、垫江和四川达州的达川、大竹、开江共建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共同开展非遗传承和保护。重庆开州、城口和四川达州的万源、宣汉共建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携手保护开发大巴山旅游资源,共同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力。

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打造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川渝两地把目光放在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上。

2020年8月,2020年度川渝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申报工作启动,强调“你中有我”,合作申报。

2020年度川渝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大健康两个领域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由两地联合组织重点研发项目。四川、重庆所在地单位,分别向各自科技主管部门申报项目,但每个项目都必须有对方团队参加申报。

并且,这批项目积极探索科研资金跨省使用模式,由川渝两地共同出资2000万元,计划支持一批川渝合作项目,引导两地创新主体强化协同创新,力争在产业转型升级瓶颈问题上取得突破。

同年,川渝两地还推动发布“成渝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10亿元;设立300亿元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20亿元西南首支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基金等,为科技创新积极“输血”,提供资金支持。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2020年5月,川渝两地共同签署《深化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合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区域经济布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自然资源领域改革试点、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9个方面深入合作。

同时,川渝两地还把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布局的战略要求转化为五年行动,转化为机制、规划、政策、项目、事项。两地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四川省重庆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2020年8月,川渝两地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工作方案》《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2020年重点任务》,明确了加强生态共建、深化污染共治、强化共商共管、健全工作机制4大类27方面合作内容。

2020年,川渝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先后2次召开联席会议,在水、大气、固废等10个方面签订合作协议,启动川渝联合执法行动,落实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开展联防联治,促进川渝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并积极推进跨界流域问题整改。

推进体制创新

为加深合作,川渝两地锐意改革,共同提出11项重大改革举措。

2020年4月,川渝两地签署《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改革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8月,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若干重大改革举措》。

其中,《举措》全面对接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方案等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聚焦制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建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提出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综合改革、完善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改革示范、健全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等11项需两省市协同推进的重大改革举措。

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出炉。

2020年12月14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方案将推动实施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6方面16项重点任务,以“川渝一盘棋”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赋予两地人民群众更大的生活空间、更多的就业选择、更亲的人缘关系。

仅公积金一项,截至2020年11月底,四川缴存职工已共计在渝办理公积金异地贷款928笔、涉及金额3.5亿元。

医疗领域,截至目前,川渝两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5182家,其中重庆接入1887家,全市符合条件的住院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国家平台。川渝门诊直接结算定点医药机构10399家,其中重庆接入5109家。截至2020年12月末,重庆参保人在四川就医累计备案11.54万人,住院结算9.42万人次;四川参保人在重庆就医累计备案23.88万人,住院结算16.3万人次。

就业社保领域,川渝社保卡业务“就近办”已于2020年9月21日上线,首批推出社保卡信息查询、激活、挂失与解挂等服务。2020年9月30日起,重庆市全域和四川省全域实施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就地认”。

开放领域,2020年,川渝两地中欧班列数据共享实现常态化,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加速推进。并构建起全国首个跨行政区域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机制。

截至目前,两地协同推出95个出川渝通办事项和一批30项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改革清单。不仅对国家要求2020年底实现“跨省通办”的58个事项进行全覆盖,还拓展新增了32个川渝特色“跨省通办”事项,并把5个国家要求2021年底实现的事项实现时间提前了1年。

  • 上一篇:去年重庆合同引资1.46万亿元 超额完成年度目标40%
  • 下一篇:就地过年 一份礼物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