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 戴娟
开栏语
今年全市两会召开在即。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牢记职责使命,认真履职尽责,提出的一份份建议提案,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今日起,重庆日报开设“2020年市人大工作巡礼”和“2020年市政协工作回眸”专栏,报道过去一年建议提案办理情况、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展现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工作的成效和亮点,敬请关注。
“‘三变’改革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前三季度试点村人均增收432元。”2020年11月底,当市政协常委、原民建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杨亚丽收到市农业农村委关于“三变”提案办理的二次回复时,由衷地为给我市农村“三变”改革取得的成绩点赞。
如何让农村“三变”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让贫困户更好脱贫增收?经过持续半年的调研,去年全市两会上,民建市委会、民盟市委会、民进市委会、九三学社市委会、台盟市委会联合提出《关于加强我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对策建议》,被列为“一号提案”,并在两会期间现场办理。
“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回想提案现场办理,杨亚丽直言不讳,“农村‘三变’改革取得的成绩要肯定,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份承载众多政协委员智慧的集体提案针对农村“三变”改革存在的问题,从完善顶层设计、培育壮大农村经营主体、强化“三变”改革组织保障、加强探索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办理现场,市农业农村委等相关部门表示,将全面吸纳委员建议,并结合改革实际予以细化明确。之后,市级相关部门在提案办理中突出关键环节,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动我市农村“三变”改革。
在提案办理的二次回复中,提案主办部门市农业农村委称,2018年我市农村“三变”改革实施以来,改革红利加快释放:活化了资源要素,累计入股耕地、林地86万亩,盘活闲置土地17万亩、农房3645套,撬动社会资本18.8亿元;壮大了特色产业,建成茶叶、花椒、水果等标准化产业基地19万亩,催生了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获租金”“挣薪金”“分现金”,前三季度试点村人均增收432元;助推了脱贫攻坚,前三季度促进贫困人口人均增收850元;发展了集体经济,试点村集体经营收入平均20万元以上、年均增长3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委员们提出农村“三变”改革承接主体力量薄弱,农村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生产经营能力不足,资源整合能力差等问题,市农业农村委在去年实施了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工程和现代乡村人才培育工程。通过专业培训、岗位锻炼、待遇提升、服务引领等措施,引导本土毕业大学生、离退休干部、企业家等各类人才864人参与“三变”改革,引导691家有实力、有情怀、有担当的民营企业领头“三变”改革,助推5337名农民工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