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重庆新闻

【寻找最美公益献血人物】把献血做成一项事业 重庆检察官16年累积献出近3万毫升

时间:2017-04-12

华龙网记者采访刘涛涛。 记者 李文科 摄

  编前语:当你沐浴着阳光,享受着幸福生活的时候,你可曾留意一辆辆穿梭于都市商圈的流动献血车。当一袋袋饱含爱心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时,你可曾知道这生命之源的背后凝聚着多少人的真情与奉献。

  即日起,由重庆市血液中心主办、重庆华龙网集团媒体支持的“让爱延续,寻找身边的感动——2017公益献血宣传活动”正式启动,系列活动将征集、挖掘、讲述重庆各行业献血者的精彩故事,全方位展现公益形象。今日发出第一篇人物寻访故事,记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主任科员、助理检察员刘涛涛。

  华龙网4月11日6时讯(记者 黄宇)第一次见到刘涛涛,这位33岁的检察官正全神贯注地研究案卷材料。也许你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个年轻小伙,至今已经有了连续16年的公益献血经历,截至目前总计献出26200ml的血量。就在3月25日,他还像往常一样来到重庆市血液中心,又一次挽起袖子献了血。献血,已经成他的一个习惯。

刘涛涛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记者 李文科 摄

  18岁时第一次献血 这事儿就像公交上让座般简单

  刘涛涛是河南辉县人,献血的初衷源于一次青春的热血。18岁时,刘涛涛正读高三,一次外出偶然看到街头献血车,出于一份青年责任感,便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

  “我的成长环境非常传统,诚信做人、老实做事,互助友爱、奉献社会,这些‘大道理’一直是父母及师长所教诲的名言。”刘涛涛说,“对于自己来说,无偿献血就好比其日常公交车上给老幼的让座、他人困难时的搭手相帮一样普通。”

  2007年,刘涛涛考上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侦查学专业研究生,来到重庆学习。第二年,他加入了重庆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工作队,从一名单纯的无偿献血参与者转身为志愿者。他经常会利用休息时间到血液中心或街头献血车参加志愿服务,从事献血招募工作,并为献血者做一些心理疏导。

刘涛涛的献血证已经有“一大堆”。 记者 李文科 摄

  一次献血时,刘涛涛遇到一位外地打工的中年人也在等待献血,看他的表情是如此的焦虑不安,刘涛涛以为是他心里害怕,担心献血不安全,长期从事献血招募志愿者服务的涛涛就想去给他做一些心理疏导。

  通过交流,刘涛涛才得知,当时由于血液较为紧张,这位中年人是为他的女儿治疗白血病临床用血而来献血的,他每到一个献血周期就要来献一次血,但这仍然满足不了其女儿的临床用血需要。刘涛涛给这位中年父亲留下联系方式,承诺在他需要时愿意提供包括无偿献血在内的力所能及的一切帮助。

  累积献出血液近三万毫升 希望把献血事业坚持下去

  如今,已在重庆安家,在北碚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数年的刘涛涛仍坚持献血。献血周期内,他总会抽空从北碚赶到重庆市血液中心,捐献成分血,为公益事业尽绵薄之力。截至目前,他累计献全血12次,成分血51次,献血量总计26200ml。

刘涛涛对工作尽职尽责。 记者 李文科 摄

  坚持无偿献血十多年来,刘涛涛分别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 “2006~200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还于2009年6月荣获重庆市卫生局、重庆市红十字会联合颁发的重庆市2008~2009年度优秀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

  在他看来,正是因为有了大家血液捐献及爱心付出,才有了彼此生命、健康风险的降低。“希望大家能够更多了解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与情况,消除自己对于无偿献血的一些认识误区,特别是其对于身体有害的误导性认识。”刘涛涛说,“献血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今后希望把这份爱心事业一直延续下去。”

 

  • 上一篇:扈万泰任重庆市民防办党组书记 提名为主任人选
  • 下一篇:寻找身边最美公益献血人物 让我们一起让爱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