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报道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阅读,在绿树繁花的森林里了解自然,在“唱念做打”中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5月11日,全国中小学深化课程改革研讨会暨“高质量学习”包河区现场会在合肥召开。除了拼时间汗水,还有没有更高效的学习途径?包河区用多年的课改成果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不拼时间汗水,拼高质量学习”的“包河模式”也引起了国内外教师、专家的高度关注。
不一样的课堂令人耳目一新
精美的服装造型、稚嫩却婉转的唱腔、娴熟大方的步法……5月11日的会议间隙,一群孩子们表演的徽剧唱段引来全场嘉宾的热烈掌声。听说徽剧也是合肥师范附小第三小学的特色课程,每个孩子都能唱,与会嘉宾更是惊叹不已。
实际上,在合肥师范附小第三小学,徽剧进校园从2012年便开始了。从徽剧社团、徽剧班到今天的全员学徽剧,徽剧已经融入孩子们生活,成为带领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途径。“不一样的课堂”不仅仅出现在合肥师范附小第三小学。屯溪路小学的“项目学习”、望湖小学的全阅读课程……新课改十年来,包河区践行最前沿的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拓展学习的内涵和外延,每一所学校都在深化课程改革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成果和特色。
八大课程形态重新定义学习
5月12日上午,会议第二天,合肥市屯溪路小学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成果发布”。发布人正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发布内容则是孩子们为期一周的“项目学习”成果。没有排排坐,没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习空间的限制,“项目学习”彻底打破班级组合和传统的课程表设置,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也成为学习者。
事实上,项目学习堪称课程整合的高级形式,“整合课程”已经成为包河区8大课程形态的重要一部分。“课程,不仅是学科知识的综合,而且是学生在学校的全部生活,是学科、学生、学习、社会的有机整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个人知识、直接经验,正在成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依据。”在5月11日的主题演讲中,包河区教体局局长陈雪梅详细介绍了包河区近年来深化课程改革的丰硕成果。
国学课程、森林课堂、戏剧课程、整合课程、全课程、幼小衔接课程、阅读课程、STEM+课程,8大课程形态各有特点,但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高质量学习”。陈雪梅介绍,在深入开展8大课程形态的基础上,包河区还在实践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和立足校情学情的“特色校本课程”,同时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学习研究。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包河模式”引来了国内外专家、教师的高度赞誉。面对同行、专家的“点赞”,陈雪梅说:“我们不以拼时间汗水为手段,将继续探索高质量学习的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