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消息,没有装满书包的各科教材,“全课程”系列读本不仅给书包“减负”,也让上课变得更“好玩”。在5月11日~ 12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深化课程改革研讨会暨“高质量学习”包河区现场会上,包河区各校课程改革的丰硕成果引起了高度关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正变得更加快乐。而对于老师们来说,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自己也收获着成长。
快乐学习 知识掌握一点不少
合肥师范附小万慈小学一年级的王涵易最喜欢的课程是语文,原因是“很好玩”。课堂上,可以听老师讲故事、唱歌、画画、演儿童剧,课后作业是画风筝、种大蒜,就连写生字也不再枯燥,充满了成就感。
王涵易喜欢的语文课跟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已经完全不一样。实际上,这就是包河区正在实践的8大课程形态中的“全课程学习”,打破学科壁垒,实行“双师包班”,把孩子真正放在学习的中央。
就连考试也是在游戏中完成,看不到分数,这样的变化让家长黄海艳一度对孩子的学习效果产生担心。但很快,孩子在各个方面的成长打消了她的顾虑。“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了乐趣,学习非常主动。为了把课堂上的一个问题搞清楚,会回家自己查资料,解决不了的,还要求爸爸妈妈一起加入。虽然老师没有布置大量的作业,但孩子在主动阅读中,识字量有了飞速提高。”全课程学习不仅仅关注孩子知识的掌握,更注重给孩子完整的世界。
教学相长 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更快乐高效,也锻炼了包河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让老师们从教学中收获专业成长。
从教22年,合肥市曙光小学副校长、数学老师黄宗兵的感受是,在包河区,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没有停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不断面临挑战,也不断完善自己。“曙光小学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从学生的视角考虑课程安排,改革课堂教学,让学习更轻松。”
学生们更轻松的另一面是老师们更多的心血付出。以数学课为例,过去教周长、面积,主要是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现在黄宗兵则把课堂搬到了操场上。“周长是什么概念?沿着跑道边上的那条线走一圈就知道。面积是什么?看看操场上能打球运动的地方有多大。”在黄宗兵看来,改革让教师学会尊重学生的兴趣、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不仅更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也密切了师生关系。
“课改对每一个老师都是挑战,但也同时促进了教师的自我成长。”合肥师范附小副校长冯璐介绍,传统教学中每个学科的老师只教自己一门或两门课,包河区实施的8大课程形态让老师们成长为“复合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