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省坚持以规划引领、资源聚集、龙头带动、产业链延伸,扎实推进产业集群专业镇提质创牌行动,一批具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专业镇正在崛起,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石。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去年,全省212个产业集群专业镇实现营业收入8310.32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利润695.41亿元,同比增长11.7%;上缴税金303.81亿元,同比增长12.0%。一批优势明显、特色鲜明、集聚程度较高的产业集群专业镇快速发展,已成为带动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素有“刃具之乡”的博望区博望镇,坚持以刃模具产业立镇,围绕刃模具上下游配套协作,聚集了一大批产业优势明显、集聚效应凸显的刃模具生产和机床制造企业。去年,该镇规上工业企业达98家,总产值86.6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57.07亿元,增幅达39.26%。全镇现有工业企业821家,从业人员逾3万人,其中刃模具企业617家,机床企业96家。被誉为“安徽服装第一镇”的繁昌县孙村镇,拥有服装加工及相关企业300多家,规模以上服装企业67家,初步形成了集织造、染整、水洗、印绣花、成衣加工、包装、物流等在内较为完整的轻纺服装产业链,年加工服装突破1亿件,去年,该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超144亿元,增长30%。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紧扣食品加工发展定位,依托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和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大力发展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聚集食品加工及配套企业近150家,其中规上企业88家。去年,该镇实现营业收入171.87亿元。目前,渠沟镇已涌现出一批农字号的“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业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省产业集群专业镇营业收入超10亿元138个,超50亿元49个,超100亿元21个,超200亿元5个。分区域看,在全省16个市、212个产业集群专业镇中:规模以上企业数最多的是合肥市(558家);实现营业收入最多的是合肥市(1007.43亿元);上缴税金最多的是合肥市(71.17亿元);实现利润最多的是滁州市(133.89亿元);从业人员最多的是安庆市(34.86万人)。从专业镇看,全省16个市产业集群专业镇企业数最多的是桐城市范岗镇(1459户);规模以上企业数最多的是肥东县撮镇镇(116户);上缴税金最多的是蜀山区南岗镇(45.79亿元);实现利润最多的是天长市金集镇(52.69亿元)。从专业镇规模来看,其中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专业镇21个,50至100亿元专业镇28个,10至50亿元专业镇89个,10亿元以下专业镇74个。
撬动产业集群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在初始条件下的微小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巨大的连锁反应。俗话说,一花引来百花开。很多产业集群专业镇,往往开始是由一个或数个龙头企业入驻,然后聚集一批相关配套企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
去年,我省产业集群镇围绕“龙头+配套”,坚持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关键产品为核心,突出强链补链长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上下游配套体系,拉长了产业链,做大了产业群,提高了竞争力,产业集群专业镇的集聚效应持续增强。截至2017年底,全省产业集群专业镇集聚企业近4万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673家、占全省规上工业总数的近1/4,带动就业203.47万人。如桐城市范岗镇的制刷业,已基本形成了原材料供应、产品研发、生产、包装、营销、物流、电子商务等相对成熟的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成为范岗镇重要经济支柱。全镇现有大小制刷企业及刷业辅料企业1794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总产值超过75亿元。颍泉区宁老庄镇发挥家具生产传统优势,建立农民创业园区,引导农民进园区创业,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去年,全镇招商引资近2亿元,新建工业项目8个。同时,以多多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繁昌县孙村镇的服装加工、天长秦栏镇的电子电器、肥西桃花镇的家电、长丰县岗集镇的汽车零配件等产业集群,都是先引进一批龙头企业,然后聚集一大批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专业镇。
此外,去年我省还开展智慧集群试点工作。一批产业集群专业镇实施“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行动,开展首批智慧集群认定工作,首批认定博望区博望镇、界首市田营镇、潜山县源潭镇、合肥市蜀山区南岗镇、舒城县杭埠镇、天长市秦栏镇等6个产业集群专业镇为智慧集群建设试点。这些试点镇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进一步深化,“互联网+”与产业集群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彰显。如界首市田营镇再生金属及循环利用企业走“互联网+”智慧集群之路,循环经济产业园16家企业,全面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制造、管理、销售、服务,一些企业在生产及运输环节进行节能智能化改造,实施“机器换人”工程,实现智能化生产,打造智能工厂。在天长市秦栏镇,光纤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普及率分别达75%和88%,电子商务在产品销售中运用率达50%,关键工艺数控化率达62%。
引领产业提档升级的“动力源”
虽然,我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总体还处于企业高度集聚向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转变过程中,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依靠创新驱动,引领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目前,我省产业集群专业镇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够高。从集群规模上看,我省还没有超五百亿元甚至千亿元产业集群,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只有21个,与发达地区相差较远。从产业层次上看,我省产业集群发展起步于乡镇企业,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资源依赖型和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领域集群数量少、规模小,传统产业的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二是产业集群链条不够长。多数产业集群依然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龙头带动效应不够明显;专业镇内企业间的配套协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多数产业集群是大量企业在同一领域、同一分工环节扎堆,产业链条短,恶性竞争、低价竞争等问题拖慢了产业集群发展进程。三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够强。专业镇内多为中小企业,企业规模小,有些专业镇区位优势不明显,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人才匮乏问题严重,特别是难以招揽和留住高技术高技能人才,阻碍了企业创新发展和技术革新。
改革创新是产业提档升级的不竭动力。为此,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今年我省将着力推进产业集群专业镇提档升级,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创新,在整合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实施招才引智、推进招大引强、健全科创平台等5个方面持续发力,推进产业集群专业镇提质创牌。一是整合专业镇政策资源,促进现代优势集群发展。打好政策扶持组合拳,从土地、规划、税收、财政、科技等方面切实解决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鼓励龙头企业与专业镇内企业开展协作配套,完善产业链条,构建布局结构优、支撑带动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引导产业集群专业镇向特色小镇升级发展。二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集群金融生态环境。继续引导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继续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私募债等方式直接融资;积极争取财政贴息,推动担保公司降低对集群小微企业的担保费率。三是推进招才引智工程,加强集群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搭建企业用工对接平台,健全校企合作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小微企业就业;引导各地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结合实际调整培训工种、扩大培训覆盖面;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加大高层次创新型优秀人才、团队的引进、培养和开发力度。四是实施招大引强战略,助推集群发展迈向“中高端”。引导各地创新招商方式,瞄准世界及国内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努力引进和形成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水平高、示范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项目。五是构建科技创新平台,驱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增强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创新政策、中介服务网络等环境建设,促进相关人才的集聚,支持企业在关键技术、关键工艺上进行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建立创新研发平台,加快产业集群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