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安徽省推广绿肥秸秆协同还田 助农增收8.31亿元

时间:2018-05-05

日前,记者从在南陵县召开的第二届安徽省绿肥植物学术论坛暨现场观摩会上获悉,近年来,省农科院土肥所协同省农委土壤肥料总站、绿肥种子生产龙头企业、各市县土肥站及农技推广中心,在我省稻区累计推广绿肥秸秆协同还田约912.66万亩,助农增收8.31亿元。

“绿肥种三年,薄土变良田。 ”以紫云英为代表的绿肥种植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壤培肥效率、替代部分化学肥料投入,同时也有效减少了肥料对环境、水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减少秸秆废弃和随意焚烧的现象。推广示范结果表明,绿肥-秸秆协同还田、豆科与非豆科绿肥碳氮共济技术模式既弥补了单纯水稻秸秆还田的弊端,同时,稻草-绿肥联合还田的培肥地力效果明显,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比对照田增加,且有效养分提升更为全面。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卫东给记者解释了其中的原因:水稻稻秆和稻草的碳氮比为60∶1左右,当稻秆进入土壤时,会因为高碳氮比而暂时消耗大量土壤氮素,影响水稻的氮素供应。而紫云英鲜草的碳氮比在15~20∶1,采用稻草和绿肥混合翻压还田,可以将混合物的碳氮比平衡至30~35∶1,能够更好地协调分解速度和氮素供应。同时,稻草的分解又可以为紫云英固氮提供能源物质。

由于大力推广紫云英等绿肥秸秆协同还田技术,我省化肥用量连续3年下降,其中2016年减施化肥量居全国第一。省农科院土肥所所长张其安给记者算了一笔环保账:通过推广绿肥-秸秆协同还田技术模式,近年来累计生产紫云英鲜草1499万吨,生物固氮量约2.9万吨、固碳(CO2)245万吨,减少CO2排放24.9万吨;生物固氮可省电6368万千瓦时,节煤9.6万吨。

  • 上一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 下一篇:奇瑞擦亮中国汽车国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