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宣城日报报道, 一块幕布做戏台,一张兽皮扮人物,一束灯光亮全场,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两根竹竿演尽喜怒哀乐,这就是皮影戏。在宣州区水东老街,土生土长的何泽华,建了皮影戏博物馆,搭起了戏班子,默默守护着这份老手艺。
与皮影结缘
宣州区水东镇老街一处民房里时常会传出一阵阵热闹的戏曲声,房子的主人叫何泽华,今年52岁,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皮影第九代传承人,这处民宅是何泽华投入70多万元毕生积蓄,私人筹建的皖南皮影民间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他几十年“淘”来的近一万多件清代、民国、文革时期的皮影作品,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
“每逢红白喜事、节庆赶集,皮影戏艺人就挑着戏箱走乡串村地演出。无论大人小孩,早早就搬着板凳占座。最早是蜡烛,后来是电灯,没有音响设备,全凭艺人一张嘴。”何泽华从他记事起,就拿皮影当玩具。烛火摇曳间,何泽华看着爷爷做皮影,这一幕永远定格在了他心里。
皮影制作工艺精细,要经过选皮、制皮、推皮、描样、雕刻、上色、熨平、装订八道工序,这头一道就是选皮。制作皮影的牛皮是何泽华买来新鲜牛皮自己处理的。去除牛皮上的脂肪和牛毛,特殊处理后晾干,经过一整个夏天方能使用。
“小时候跟着爷爷学,三年才能出师。要想做好皮影首先要喜欢,有兴趣。”何泽华说,做皮影并不难,但要付出极大的耐心、要耐得住寂寞。
何泽华也曾经做过其他工作。“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当我回到老家,再次拿起皮影,才知道这辈子我都要与皮影为伴。”
给皮影安家
老艺人在幕后唱,何泽华前后忙。随着老街客流量增加,逢年过节老馆总是被挤得满满当当,现在,表演的舞台移步新馆,这里上下共三层,最多时,能容纳500人同时观看。
“以前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搭台唱上几场皮影戏,场面热闹的很,少的时候几百人看,多的时候三四千人都有,附近好几个村子的老百姓都过来看。”当说到皮影戏辉煌历史时,何泽华禁不住一脸的兴奋,当谈到如今皮影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何泽华流露出的是一份坚韧。
1989年开始,何泽华在皖南开始了寻找皮影的旅程,四处打听皮影表演班,一家一家地找,一家一家地游说。“我们老宣城县那时候的皮影戏班、皮影戏挑子有60多家,按一个戏班5、6个人数量来衡量的话,60个戏班至少有300多个艺人在从事皮影戏演出,有皮影戏箱的箱主家,我都去过。”
30多年来,为了收藏皮影,何泽华踏遍了皖南每一个有皮影的村落,跑坏了3辆自行车、2辆摩托车,全部的积蓄换回了散落在民间的7000多件老皮影、100多本手抄皮影剧本。2010年1月2日,何泽华创建的皖南皮影戏博物馆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水东镇的千年老街挂牌,他的坚守让皖南皮影找到了一个永久的家。
“收藏皮影和手抄本,把皮影戏演给大家看,我想我就留住了皮影的魂,留住了文化的根。”何泽华如是说。
为皮影传承
为了让皮影大放异彩,何泽华开始了长途奔波。他先后奔赴广州中山大学、澳门、江西等地举办“个人安徽皮影精品展”,并带领艺术团参加各地的演出,昔日一个日渐衰落的行当渐渐散发出新的光芒。
为了给皖南皮影戏融入新鲜血液,何泽华在市第十一小学无偿教授皮影戏,5年下来,还真被他瞧见了好苗子。一个叫汪家俊的12岁男孩,对皮影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大部分学生要好几堂课才能制作一幅皮影,小家俊每次都坚持把课堂上没完成的皮影,带回家当天制作好。
“学皮影不难,但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刚开始,小家俊常磨破手指,他找我要了创口贴,继续表演。很久没看到这么认真的孩子了。”何泽华说,无论在上海还是北京,皖南皮影戏表演到哪,只要和上课不冲突,小家俊就跟到哪。
“孩子们长大了也许不会做这一行。但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他们肯定会常常想起这种文化,起码能告诉大家,皖南皮影戏在水东老街还有舞台。”何泽华说,他想让更多的人认识皮影、了解皮影,把皮影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