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送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广德县震龙小学引起热烈反响,该县文化馆组织省级非遗项目“火狮灯”和县级非遗项目“旱船”的传承人先后登台献艺,为孩子们展示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精彩绝伦,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 “非遗进校园,有力地激发了青少年保护、传承、弘扬家乡文化遗产的热情,这样的活动我们将坚持办下去。 ”广德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庞宝贵告诉记者。
完善体系 非遗留下来
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文房四宝之城”,宣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自2006年启动非遗普查、保护工作以来,我们收集非遗线索近千条,初步摸清了全市非遗的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四级名录体系,实现了分层分级保护。 ”宣城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范瓦夏告诉记者。
据宣城市文广新局非遗科负责人杨金翠介绍,该市非遗项目异彩纷呈,首次非遗普查登记的项目有916项,基本涵盖了非遗保护的全部类别。据不完全统计,该市非遗主要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等至今还在民众中流传的“活态”文化,如传统舞蹈云舞、火马舞、手龙舞等;有凝聚了劳动人民智慧的徽菜、酿酒、绿茶制作等;尤其是驰名中外的“文房四宝”宣纸、宣笔、徽墨等的制作技艺,更因其独一无二的文化性在人类艺术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此外,跳五猖、安苗节、赛琼碗,以及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宁国云梯畲族乡的畲族婚嫁习俗、畲族民歌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充分反映了宣城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活习惯,承载着农村社会、农民生活与农业生产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
截至目前,宣城市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6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个,省级非遗项目66个,数量和质量均位于全省前列。此外,当地还拥有市级非遗项目171个,县级非遗项目更达516个。同时,拥有国家级徽文化保护试验区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3家、省级非遗传习基地(所)10家。
在大力推进非遗普查、认定和申报的同时,宣城市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完善工作体系,2011年在全省第一个成立非遗科,并在市本级设立20万元的非遗项目保护专项基金,先后争取国家和省级非遗项目保护资金近1600万元。
打造品牌 非遗活起来
非遗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孕育于市井生活,承载了百姓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存。 “源于民间,回归民间,才能让非遗活起来。 ”范瓦夏告诉记者,该市近年依托“感受非遗・守护家园”品牌创建活动,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公益性文化场所,营造了全社会关注、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良好氛围。
“我们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不局限于常规的图片展示,而是纳入常态化教学,让非遗传承人上讲台,真正促进非遗项目‘活态’传承。 ”杨金翠告诉记者。目前,宣城市已在该市实验小学等30多所学校开设非遗培训班,涉及传统戏剧、美术、舞蹈、音乐、技艺等各类非遗,参与学生达2万多人次。其中,泾县组织国家级非遗项目宣纸、宣笔制作的传承人邢春荣、罗鸣、佘征军、伍森严等赴宣城工业学校、泾县中小学开展非遗讲座,普及非遗知识,培养学生自觉保护非遗的热情。旌德漆画传承人江强宏则走到学生身边近距离讲解非遗知识,言传身教。
何泽华是省非遗项目皖南皮影第九代传承人,每周二下午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宣城市第十一小学,为孩子们无偿讲授三节皮影课,除了现场制作皮影,还为他们表演皮影戏。“皮影戏中传达出的辨善恶,分美丑,表褒贬,对青少年的教育十分有益。 ”何泽华告诉记者,这种课堂教学直观生动,互动性强,对于培养孩子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大有裨益。
为了进一步扩大非遗的影响力,该市还通过节庆活动,让非遗“出尽风头”。每年的三月三・敬亭山民俗文化月展演活动,包括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以及各县市区重大文化活动,都能见到非遗的靓丽身影。其中,在2014年至2015年连续两年的三月三・敬亭山民俗文化展演活动期间,来自宣城市的1000多名演职人员,在敬亭山风景区展演了皖南花鼓戏、舞龙舞狮、旱船、畲族婚嫁等2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出14场,近万名游客和当地市民一睹为快。
2015年以来,全市8家图书馆、8家文化馆、8家博物馆、8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2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800余次,参观人数近20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占80%。
探索新路 非遗传开来
“虽然过去10年来我们取得了不少成果,实现了从打牢基础向纵深发展的飞跃,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范瓦夏告诉记者,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在申报、评定、项目经费保障、传承模式和产业发展上都存在一定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探索新时代的非遗保护传承新路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保护层面,市县以下的非遗项目传承经费严重不足,一些具有产业属性和市场前景的非遗项目相当脆弱,在土地、财政税收等方面难以享受到优惠政策;在传承层面,一些非遗项目难以融入当代生活,传承方式缺乏创新。同时,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但后继乏人,很容易造成“人亡艺绝”的局面。
为了开拓非遗保护传承的新境界,宣城市一方面做好非遗资源的合理利用大文章,打好特色牌。他们结合文房四宝生产性保护,在完善宣纸文化园建设的基地上,积极支持宣砚文化园、徽墨文化园建设,启动宣笔文化园建设,将四园打造成为以文房四宝传统技艺保护、产品生产销售、游客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集聚区。目前该市文房四宝生产经营企业约500余家,直接和间接从事文房四宝产业的员工有6万余人,年销售额约11亿元。同时,进一步充分挖掘花砖、后山剪刀、棕编、竹编、绿茶及笋干、闷酱等具有市场前景的非遗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运作,使之成为本领域内骨干产业。
另一方面,该市顺应新时代互联网思维,探索“互联网+非遗”保护传承新模式。 “未来,我们在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常规性工作的同时,更要探索怎么借助网络平台尤其是新媒体平台,为非遗的传播与传承助力;怎么利用网络更好地让非遗感染大众,以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带动非遗活起来。 ”宣城市文广新局局长傅广武说。
为贯彻落实“互联网+文化”战略构想,去年年底,宣城市隆重举办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发布会,利用新媒体手段,由腾讯全媒体进行现场直播,并采取屏幕互换、非遗代表采访、同期网络培训等新推介手段。来自该市各界非遗传承代表150余人参加发布会,活动点击率高达68万人次,开阔了传承视野。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互联网+非遗’保护宣传工作新思路,利用互联网平台充分展示我市丰富的非遗资源和保护传承的最新成果,推动我市非遗工作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 ”范瓦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