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体内“作业”微型机器人欲来皖“安家”

时间:2017-05-19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消息,不仅安徽企业拿出了自己的优质项目现场招商,在昨天举行的第十届中博会和2017国际徽商大会侨梦苑对接会上,海外侨胞也带来了众多投资项目,现场展开推介。看中安徽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不少海外科学家此次还“组团”前来,带着各自的新技术和新项目,期望能在安徽落地发展。

  三个项目成功落地

  看好安徽的投资环境,不少海外科学家此次是组团回国,在安徽寻找合作伙伴。在美国从事制药工作的张凯明此次则是作为“美国华人专家会”成员,在会长王希萌的带队下回国参会。美国杜克大学高级研究员廖结楼此次是作为中国旅美科技协会科学家团队的成员参加徽商大会的,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其他29名旅美科学家,带来了近30个项目。

  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副会长董校铭告诉记者,协会常年与安徽省外侨办有密切联系,此次带着项目来安徽洽谈也得到了极大的支持,充分感受到了安徽的热情和高效。截至昨天,团队成员带来的项目中已经有3个项目成功落地。

  第三代心脏支架盼落地

  “心脏支架是植入病人心脏冠状动脉血管中、用于治疗其管道狭窄引起的冠心病的小型网络管状物”。在侨梦苑对接会现场的项目路演中,美国杜克大学高级研究员廖结楼第一个上台,介绍了自己的“第三代心脏支架项目”。“第一代心脏支架是裸金属支架,植入后由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在支架内快速生长,很容易形成血管再狭窄。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的突出优势是血管再狭窄率很低,但植入大概五年后支架内可能形成血栓,严重时危急生命。”廖结楼表示,他所在的美国纳诺华团队经过8年研发努力,已经开发出第三代心脏支架产品,可以有效避免手术后的心血管再狭窄和血栓生成,还可以修复血管内上细胞。

  廖结楼表示,目前项目产品已经研发成功,并申请了覆盖中国、欧美、日本的专利,期望能在安徽落地进行产业化生产。“目前在美国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每年超过80万例,中国国内心脏支架的市场规模则超过每年100亿元人民币。我们认为这个产品会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治疗近视的新药求合作

  近视眼高发,除了在角膜上做文章,还有其他的办法治疗吗?在美国从事制药工作的张凯明此次带来了两个眼科医学项目,希望在安徽寻找合作方。包括生物医学研究中心项目和眼科新药开发项目。

  张凯明介绍,根据权威调查统计,目前近视眼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发病率达到90%以上,这与目前电子设备的普及和青少年课业负担重、用眼过度有直接关系。“近视眼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眼轴变长,而目前的所有治疗近视眼的方法都是在角膜上做文章。”

  张凯明介绍,他所在的科研团队正在研究“眼球外给大分子抗体预防控制和根治近视眼”项目,用大分子神经肌肉接头阻断剂放松肌肉,以达到预防和治疗近视眼的效果。目前该药物还正在研发过程中,预计还需要3-5年的时间,希望能在安徽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

  查病微型机器人欲来皖

  能够深入传统内窥镜所不能达到的“盲区”,美国波士顿技术投资公司总裁白荣亮此次推介的是一个“基于体内微型智能传感与识别技术的人体肠道诊查微型机器人系统”,目前已经生产出样机,即将进入动物实验阶段。此次参加侨梦苑对接会也期望可以在安徽找到合作方,或到园区开办企业。

  内窥镜是目前在医院里普遍采用的内科检查手段,但传统内窥镜也存在容易使病人产生痛苦感觉、有盲区等缺陷。例如肠道镜只能做大肠内检查,却无法检查到小肠部位。近年来出现的可吞服的“胶囊式内窥镜”克服了传统内窥镜的缺陷,但又存在拍摄速度慢、病变图像不太清晰等问题。白荣亮此次带来的是采用微型传感技术和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等先进技术,可以大大减小微型机器人的体积,不对人体本身的血液循环造成影响。

  • 上一篇:巢湖有望再现“淮军水战”
  • 下一篇:合肥企业推出共享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