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云岭镇长园村自胡竹青(右一)、杜万青和马健组成的扶贫工作队驻村以来,结合当地贫困户实际情况以及村子经济结构情况,发展种养殖业。 汪辉 摄
中安在线讯 据中国宣城网报道, 2017年5月1日,我市向全市97个未出列的贫困村派驻了97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每支驻村扶贫工作队由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副队长和扶贫专干3人组成。其中,扶贫工作队长由副县级以上干部担任,副队长由科级干部担任。
扶贫工作队长是颗生机勃勃的种子,既要“生根”又要“发芽”。
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发挥了哪些作用?起到了怎样的效果?日前,记者走进我市部分贫困村,记录下扶贫工作队长开展工作的真实情况……
实:立军令状,建督查体系,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
2015年10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扶贫工作“目标、时限、措施、责任”四项清单,并成立了市、县、乡三级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各个乡镇也都成立了扶贫工作站,村明确了扶贫工作专员。
去年,我市再次增强选派帮扶工作力量。去年5月1日,97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分别来到全市97个未出列的贫困村,每支驻村扶贫工作队由扶贫工作队长、副队长和扶贫专干3人组成。其中,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由副县级以上干部担任,副队长由科级干部担任。
为保持选派帮扶干部队伍齐整,今年4月2日,我市组织召开全市第六批选派帮扶工作总结表彰暨第七批选派帮扶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第六批、第七批选派帮扶干部轮换工作。4月上旬前,完成了93名选派帮扶干部到期正常轮换工作。同时,对因病不能正常驻村工作、履职不到位、涉嫌违纪违法等情况的选派帮扶干部及时进行调整,今年以来,共调整改派14人(其中县级以上干部7人、科级及以下干部7人)。目前,全市第七批选派帮扶干部共有303名,组成的109个扶贫工作队覆盖了全市10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其中97个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即扶贫工作队长,继续由县级干部担任。
机制不断完善,责任层层落实。扶贫既然是一场攻坚战,就要不断地传导压力,压实责任。
为此,我市制定了《中共宣城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对选派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和各地各单位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作风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按照《安徽省选派帮扶干部管理办法》和《宣城市选派帮扶干部管理考核问责办法(试行)》,严格落实请销假、工作例会、重大事项报告等11项工作制度,加强对选派帮扶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要求选派帮扶干部定期填报驻村工作日志,督促其认真履职尽责。运用省选派帮扶干部服务管理平台手机APP,及时了解掌握选派帮扶干部每天在村在岗工作情况。
今年年初,新渡村扶贫队通过网络活动,联系各届人士,帮助村集体疏菜基地销售芋头6500余斤,解决销售难题。图为队长和队员在装车发货。
准:开对“药方”,拔掉“穷根”,十指合拢攻坚,确保“源头滴灌”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一年来,我市扶贫不断在精准上下功夫、出实招,从“输血”到注重“造血”,从整村推进到整乡推进,从单一解决温饱问题到注重为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提供技能和就业帮扶。
这一年,市委组织部会同市扶贫办举办了选派帮扶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邀请组织、扶贫、农委、卫计委、住建委、旅发委等部门负责同志或业务骨干,分别就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方面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并安排部分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代表进行互动交流,进一步明确了“下去为什么、在村干什么、具体怎么干”。各县(区)对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扶贫专干普遍开展了岗前培训。同时,建立全市选派帮扶第一书记微信群,加强沟通交流、信息互通,促进工作开展。
这一年,扶贫队长们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战役中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没有出路,必须以超常规力度实施超常规举措,才能攻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泾县丁家桥镇新渡村农民吴炳炎,原来在镇里的一家工厂做技术工,是村里的一位能人,去年8月,回到村里创办了家庭农场,养殖土鸡,扶贫队长孙力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吴炳炎的家庭农场创办不到一年,就带动了两户贫困户年均增收四五千元,非常契合扶贫工作中“四带一自”的政策,于是立即采访进行了报道。
报道刊出后,得到了市县分管扶贫工作领导的高度肯定,吴炳炎也很受鼓舞。孙队长又和村干部一起,多次到农户家中了解经营情况,当了解到吴炳炎正为资金困难发愁时,孙队长和村干部一起很快帮助他落实了10万元的贴息贷款,解决了资金困难,使得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不久前,吴炳炎的家庭农场又吸收了两户贫困户务工。
泾县黄村镇花林村扶贫队长李荣说,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后盾”。去年,李荣带头和花林村的一胜、尹村两个村民组进行商议,以300亩山场入股,村级投入扶贫资金51万元,引进投资人种植青梅。收益后,不仅投资人、村集体经济均能够受益,群众也能获得分红。为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李荣还积极与泾县百川原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联合社对接,共投入扶贫资金45万元,打造全县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并在村里建设了特色农家乐旅游基地。
“感谢中央好政策,多谢地方好领导。”在泾县云岭镇长园村贫困村民曾明才的家里,记者看到这样一副对联。他告诉记者,自从扶贫队长胡竹青来到村里后,村里的样貌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胡竹青眼里,村里的荒地荒山荒田多,找对路子是关键。利用这些田地,发展雷笋种植无疑是个好选择。目前该村的雷笋基地共120亩,成活率达97%。全部成林后,该村一年四季内都有新鲜的雷笋可供采挖上市。同时,雷笋的亩产量在5000-7000斤左右,最高可达10000斤以上。成林后村级集体收益可达10万元,农户也能收益1500元/亩。
“准”字当先,查问题、补短板、强手段,让脱贫成果既经得起历史检验,也温暖了贫困村民的心。
“现在,我的聋哑儿子找到了工作,孙子上学的钱也有了保障。我自己在家搞种植,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日子越过越红火,这都离不开方敏书记的帮扶!”4月12日下午,绩溪县板桥头乡玉台村前头山村民组脱贫户方铁流,握着县民政局社会福利中心干部方敏的手,连声感谢。
“看着以前的贫困户过上了好日子,我觉得很幸福。”刚刚从该村扶贫队长卸任的方敏告诉记者,虽然回原单位了,但自己依旧牵挂着村里人,他现在每个月都要回村看看。
早在2014年,该村党总支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一到村,方敏就带着村“两委”干部进村入户。全村74户贫困户的详细档案他都做好笔记。全村65名党员、33名村民代表的愿景,他都仔细地在日记上做好标注。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方敏说,学习交流中,自己首先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需求导向,坚持精准施策记录在自己的扶贫日记中。为尽快改变村子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方敏整合项目,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对2个自然村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建成了3个停车场,硬化了6条道路,拓宽了2条道路,开通了3条机耕路,对多条水渠进行了硬化,高质量完成安全饮用水、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截至目前,该村实现了13个自然村进村道路硬化全覆盖。
围绕脱贫攻坚,方敏全力寻求支持。他带领村“两委”干部抢抓贫困村项目优势,通过“百名干部联百村”、“春耕大走访”、“集中走访帮扶月”、“百企联百村”、“结对共建”等载体,先后争取资金70余万元、项目10余个,形成了单位、社会合力帮扶玉台村的良好局面。
为了发展集体经济,方敏明确要构建以村建光伏电站为基础,入股分红为支撑,农业综合开发为依托,水面养殖为突破口的立体发展架构。同时,为贫困户“量身打造”易地搬迁、光伏发电、特色种养等脱贫措施,一站式帮助贫困户开展特色种植养殖补贴、小额信贷、危房改造等项目。在方敏的带领下,该村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并荣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他本人也先后两次获得全县优秀选派干部称号。
旌德县白地镇白地村扶贫队长赵学工(右)走访贫困户。特约记者 汪红潮 摄
活:扶贫资金、项目基层做主,改革创新给扶贫注入更多“活水”
回顾驻村这一年,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就像放老电影一样,几乎都能在扶贫队长的脑海中一一闪现而过。在大家看来,将灵活的“活水”引进田间地头,才能实现脱贫攻坚战从“打赢”到“打好”的转变。
殷世才是郎溪县新发镇花园村的扶贫第一书记。“扶贫扶志,脱贫立勤,帮助贫困村民挺起脱贫的腰板,才能真正激发出持久的脱贫致富动力。”殷世才回忆,村里有位村民叫牟玉龙,曾经是出了名的“懒汉”,每年靠拿低保和补贴过日子。看到这样的情况,自己很是着急。为了解放“懒汉”们的思想,驻村后,殷世才每周都组织有类似情况的村民一起开座谈会,并上门做思想工作。
在扶贫工作队的反复工作下,牟玉龙开了窍。去年开始,他自己养了47只鹅,200多只鸭,每天撑着小船在水面来回照料。“家禽苗的钱都是殷书记和扶贫工作队自掏腰包帮我买的。”牟玉龙感动地说,有了生活来源,自己在村里也能把头抬得高高的。
用“金融活水”激发脱贫动力。“凭借着我们村的好信用,我的贷款额度比别人多,利息比别人少一大截,还不需要任何抵押物。在宣州区沈村镇武村村,村民岩顺祥一边捕捞鱼塘里的青虾,这都是扶贫队帮助村里申请“信用村”得来的好处。
武村紧依南漪湖,是专业的渔民村,村民大多以“渔”为生。但一直以来,水产品销售价格波动大,不少村民又没有抵押物,很多银行担心风险,不愿意贷款。即使有了好项目,苦于没有资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脱贫致富的机会从身边溜走。
该村扶贫工作队长高南宣驻村后,了解到皖南农村商业银行按照“服务县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在全市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的建设。如果能评得上“信用村”,村里人贷款的问题便迎刃而解。在工作队的引导下,该村不仅评上了“信用村”,目前村里的“信用户”也有100多人。仅当年,皖南农商行的放贷金额就超过了1000万元。
贫困村民吴海潮坦言,扶贫队在村里的这一年里,不仅让农民贷款更容易、更便宜,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村民们的征信意识,大家一门心思想脱贫,一个劲头争脱贫的意识正在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为了防止形式主义,扶真贫、真扶贫,确保扶贫成效,我市进一步压实县、乡党委主体责任,将选派帮扶干部管理工作纳入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县(区)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要经常与选派帮扶干部谈心谈话,定期召开选派帮扶干部工作例会,了解选派帮扶干部思想动态和工作进展。督促选派单位切实履行帮扶责任,加强对所联系村的跟踪指导和保障支持,把选派单位职能优势、资源优势聚焦到精准帮扶上,在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做到与选派帮扶干部责任捆绑、项目捆绑、资金捆绑。
选派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带队到选派帮扶村,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上1次党课、召开1次促进村级发展的座谈会、开展1次走访慰问、办好1-2件实事、撰写1份帮扶工作小结),进一步帮助选派村找准发展路子,落实帮扶措施,谋划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加贫困户收入,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