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昨天还不了解安徽的京城学子,今天提笔写下大大的“徽”字

时间:2018-06-14

研修安徽,遇见更好的自己!在歙县老胡开文墨厂,一笔一划学描金;在渔梁镇,看纯正的徽派古镇一墙一瓦;在徽州古城,提笔写下大大的“徽”字……6月13日,正在参加“诗礼皖南文墨千秋――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安徽研修旅行”活动的近400名北京学生,继续穿行风景如画的皖南山水间,感受广博深邃的传统徽文化。

徽文化“种子”悄然播下

把课堂直接搬到皖南的山水间,搬到制墨厂、徽州古城里,一名工匠、一个导游、甚至是一片砖瓦,都是最好的“老师”。了解、感受、学习徽文化,没有什么比“研修安徽”来的更生动,更“走心”。

“砰,,”,在锤墨间,师傅抡起的大锤重重落在墨饼上,深深印在学生们的心里;一勾一划,在描金室,学生们在工匠的指导下,一笔笔描在成型的墨块上,刻进学生们的头脑里。传承上千年的徽文化,从未像现在这样,离他们这么近。

皖南是中国文房四宝的故乡。在首日了解到宣纸技艺的“前世今生”后,6月13日,学生们参观了歙县胡开文墨厂。国家级徽墨非遗传承人、老胡开文墨厂厂长周美洪,国家级歙砚传承人曹阶铭的作品,让学生们惊叹;工匠师傅们的徽墨制作过程,让他们感叹;与工艺大师学习徽墨描金,让他们倍感新鲜。

“一千多年前,工匠师傅们这样制作徽墨,一千多年后的现在,工匠师傅们还是用着几乎一样的技艺,手工制作徽墨,这很奇妙,有一种古今对话的感觉。”北京实验学校(海淀)一(4)班的张庭瑞向记者,在制墨车间,向记者说:“我对徽文化有了一些了解,有了一点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张庭瑞和他的同学们对徽文化的“一点兴趣”,不啻于播下了一颗颗文化的种子,会生根发芽,并传向远方。

一个“徽”字背后有故事

徽州古城区,是另一个让同学们兴趣浓厚的地方,徽州曾经的人、物和故事已渐行渐远,而深藏于物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记忆依旧栩栩如生,工作人员的讲解,让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府衙倒数第二间的崇学堂里,细心的工作人员早早放好一张桌子,上面铺上纸,摆上笔墨,让深有感触的学生,写几个字练练手。

这一小小的安排,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心,看、听、学皆有所获的不少北京学生,排队写下自己印象深刻的毛笔字,有的提笔就写下大大的“徽”字。

一(4)班的车明璐告诉记者,在这次来之前,对于安徽除了黄山之外,她几乎一无所知。而这两天走了一些地方,听到一些人物故事,看到一些美轮美奂的徽州建筑,更重要的是通过捞宣纸、徽墨描金等现场体验,她深刻感受到了徽文化的魅力。

“我现在对徽州有了一些兴趣。”车明璐忽闪着大眼睛说。

“研修安徽”收获如潮好评

正在进行之中的此次“研修安徽”活动,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也得到了随行家长的高度认可。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初中部校长廖向群向记者披露,到现在为止,家长对这次活动的安排十分满意。

工作人员细致周到的安排和精彩专业的讲解,让带队老师们赞不绝口。根据廖校长的反馈,有的老师就直接向她感叹,导游对于徽文化的解说,比一路看到的风景都要棒。

廖校长是一名合肥老乡,在合肥出生长大读书,毕业于合肥六中。此次是她第一次带学生来安徽研修。

“1986年,我在合肥读高中时,老师带我们去南京去了一次,那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廖校长回忆道。如今,已是一名校长的她带着学生回到安徽,来进行研学旅行。“这次活动安排的特别好,工作人员讲的有一些解说内容,我作为一名在安徽长大的人,都没听过,感觉很有收获。”廖校长透露,徽州研修线路在其学校深受欢迎,连续几年都没有进行调整。

眼下,研学游在全国日渐兴盛。而安徽目前尚无能在全国打响的相关品牌活动。为呼应省旅发委的“研修安徽十佳线路”推广,安徽乾景文旅,联合北京中湘鑫盛教育科技、黄山市研学旅行交流服务中心,适时推出此次“研修安徽”旅行体验活动,并一炮打响,影响广泛,使得“研修安徽”这一概念借助媒体、自媒体、朋友圈等在全国迅速传播开来,成为这个夏季的时尚活动之一。

如何打造一批在全国都能叫的响的“研修安徽”产品?从省旅发委到全省整个文旅界,都在思考,并着手探索。“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研修安徽’不仅在全国牢牢占据一席之地,而且形成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重磅品牌活动。”本次活动的举办方一名负责人最后说道。(方正)

  • 上一篇:西藏山南市招商引资(安徽)推介会在合肥举办 促进皖藏共赢发展
  • 下一篇:科学岛这辆无人车 能“看”懂红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