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当你在合肥的桑拿天里流汗时,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地方,气温“2”字开头,免开空调自然凉快。有你熟悉的黄山、天堂寨,也有些你不熟悉的小众目的地。如果你不想长途奔波,更愿意在家门口转转,那么这份2018年安徽避暑目的地可能更符合你的心意。7月18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从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官方版避暑目的地已扩容至21个。有意思的是,目的地中还有霍山、广德这样经常因气温高而走上高温榜的常客,为啥它们又是官方推荐的避暑目的地,您接着往下看。
这些地方喊你去清凉一夏官方版避暑游目的地扩容至21个
安徽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随着季节性度假成为居民主导性休闲需求,避暑旅游经济的潜在需求愈加凸显。
“安徽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酝酿出丰富多样的局地气候,其中不乏适宜避暑消夏的凉爽之地,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需要把这些旅游资源广而告之。”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杨彬说。
今年,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评选有13处旅游目的地入选,分别是霍山县大别山主峰景区、绩溪县徽杭古道、黟县美溪乡、宣州区溪口镇、萧县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霍山县磨子潭镇、广德县柏垫镇、旌德县云乐镇、太湖县寺前镇、绩溪县障山大峡谷、霍山县太平畈乡、东至县泥溪镇、舒城县万佛湖风景区。加上去年评选出的绩溪县荆州乡、岳西县金榜乡村、天堂寨风景区、青阳县莲峰云海旅游景区、歙县杞梓里镇坡山村、金寨县花石乡、宣城市周王镇龙潭村、歙县徽州古城景区8家景区,我省目前已经有21家经过认定的避暑旅游目的地。
避暑目的地靠气温低选拔?湿度、水质、空气质量也是硬指标
选出哪儿最适合避暑,并不是选出夏季气温最低者这么简单。
“利用当地气象部门监测的近30年7至8月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等天气条件,制定了适合安徽的夏季气候舒适度等级划分,依次分为很舒适、舒适、热、炎热4个等级。”杨彬告诉记者,评选将夏季凉爽舒适的气候资源作为参评基本条件,综合参考了国标《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和全国气象行业标准《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标准》。安徽夏季气候舒适度被划分为:很舒适、舒适、热、炎热4个等级。
“我们重新制定了一套计算标准,综合气温、湿度、风速,算出一个‘体感温度’数据。在每年的7-8月里,平均的体感温度要小于等于26℃才算‘最舒适’,在26-28℃之间为‘舒适’,超过28℃则为热、炎热。”气象专家姚叶青告诉记者。
除了体感温度要让人舒适之外,被纳入综合考虑的还有空气质量、水质情况、森林覆盖率、负氧离子浓度、旅游配套等多项因素。
比方说,在申报的基本条件中,就有一些硬指标:7-8月AQI(空气质量)指数均值≤100,7-8月空气优良天数占总天数比重≥70%,区域内水质达到国家地标水环境质量三类以上标准,森林覆盖率≥60%。
入选地夏季体感温度都不足28℃合肥平均体感温度约30℃算“炎热”
入选避暑目的地,体感温度必须要达到“舒适”级,也就是说,体感温度要低于28℃。
“从入选的目的地来看,体感温度都在28℃以下。而按照这套算法,合肥地区7-8月平均体感温度在30℃左右,属于炎热。”姚叶青说,“虽然看起来‘舒适’和‘炎热’只差2-3℃左右,但是因为它是平均体感温度,所以实际上来说,区别还是很大。”
“举个例子,6月初我去了霍山白马尖,当时北京特别热,接近39℃。白天霍山县城27.8℃,山里实测只有23.6℃。到了晚上冷得睡不着,结果第二天当地人问我,有电热毯你怎么没用呢?”
霍山、广德也是高温榜“常客”为啥冷热榜都能上?专家这样说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入榜的13个目的地中,出现了广德、霍山,而这两处在很多关注气象的人印象中,一直是气温不低的存在,有时候甚至是全省高温中心。
为啥同样是气象部门“打榜”,得出的结论会如此不同?“这和气象站设置的区域很有关系,我们的站点大部分设置在县城,有明显的热岛效应。”姚叶青说,“有一次我们看高温数据,发现地图上有很多密密麻麻的高温红点,一放大,发现都是很准确地对应着县城所在的位置。”
“另一方面,山区的海拔高度、位置不同,影响也很大,有时候即便直线距离差不多,温度也能差上4-5℃,区别是很大的。”姚叶青说。
此外,还有一些气象观测站设在背风面的山脚或山腰,焚风效应会特别明显。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所以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
三季度出游意愿超80%避暑旅游可成常态化旅游消费
“去年首届寻找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发布后,很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岳西县金榜乡以前夏季客流量在5000人次,现在增加到9000人次。”岳西县金榜乡村旅游开发公司负责人储杰告诉记者,当地农家乐经营户从10户增加到20户。宣城市周王镇龙潭村入选后,当地政府加快旅游接待能力建设,已兴建道路、住宿等旅游配套设施。
近三年国家旅游经济实验室调查显示,三季度居民整体出游意愿都在80%以上,出游意愿高涨。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18年暑期旅游大数据预测报告》预测,今年超过5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者中,暑期出行比例将达总量的五分之一,同时,出境游暑期游客规模也有望达到总量的五分之一。
“避暑旅游消费潜力大,能够成为常态化的国民旅游消费。”中国旅游研究院吴普说,古往今来,消夏避暑是夏季重要的出行动机。“从骊山行宫消夏纳凉到清代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北京颐和园;近代,外国传教士先后在庐山、鸡公山等建造别墅用于避暑,将发达国家或地区休闲度假的风气引入到了国内,一定程度上在商界和社会上兴起了避暑休闲度假。”
“大中小学生、教师、老年人、传统高温区居民都是潜在的避暑旅游消费者。”吴普建议,着力推进“避暑旅游+”,促进避暑旅游与研学、休闲度假、文化创意演艺、康养及装备制造等融合发展。(晨报记者于巧妮通讯员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