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中国宣城网报道, 1978年1月,宣州区洪林镇鸽子山村吴村村民组,舒刚强、熊传宝、刘明胜、万有才等人在“大包干承诺书”上按下手罗。
2006年1月1日起全国农业税取消。这年,宣州区朱桥乡久保村马德兵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400亩稻田,日子越发红火。
2016年6月,安徽辉煌智慧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在旌德县成立,500亩绿色水稻田的情况,通过网络消费者随时可以查看。
2018年7月,章昌平从郎溪县飞鲤镇新法村的稻虾共养田里捕捉出一只只鲜活的小龙虾……
改革开放的40年是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40年;是农业制度不断完善的40年;是农业种植模式不断优化的40年。记者用几个农民的故事,管窥40年里,皖南的红土地里是如何长出“金稻谷”来的。
现代机械化收割。
从公社制到大包干的皖南第一步
“这样下去要饿死人了!”“把田分了各干各的吧!”这是1977年宣州区洪林镇鸽子山村吴村村民念叨最多的话。当时洪林镇还是洪林公社,鸽子山村还是生产大队,公社里实行的还是工分制。
每天早上,随着生产队长一声哨音,村民们带着劳动工具奔赴田间地头,完成生产队分配的工作任务来挣工分。等待粮食丰收后,生产队的粮食先交“公粮”,剩下的粮食再按照工分来进行分配。
吴村生产队在实施工分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端:生产队在人员配置上不合理,人力浪费严重;只按照人员数量来算工分,一些村民出工不出力,干活磨洋工。这导致了村民们劳动积极性不高,粮食产量上不去,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1976、1977年皖南地区经历两年大旱,吴村生产队遭遇了两年的粮食欠收,等公社交完公粮,剩下的粮食连维持一家人的温饱都成了问题。有的家庭只有夫妻两个劳动力算工分,加上孩子多,日子过得就格外辛苦。
当时,村民万有才家就是这种情况,夫妻俩的工分要养活5个孩子,每年到了年底,都要靠生产队赊粮食、向大家借粮食度日。平日里,万有才家都是山芋叶子、山芋皮、老南瓜煮饭吃度日,大旱的两年只能饥一餐饱一顿。
温饱成了最现实的问题,村民们包产到户的呼声高涨起来。
渐渐地,呼声成了行动。
1977年年底,一些村民开始频繁在“大队部”借着“记工分”的名义商量着分田单干的事。吴村生产队队长舒刚强带着熊传宝、尹德平、刘明胜、万友义、夏利富等十几个村民多次商议后决定:将生产队集体土地按照一个人口1.3亩分配到户,为了不被怀疑,村民们自愿结成生产小组,互相帮助生产。同时在“大包干承诺书”上按了手罗,立下了“有事一起承担”的承诺。
舒刚强从记工分的本子上撕下这一纸承诺书,并嘱咐会计夏利富“哪个要都不给看”,正是这一句嘱咐,夏利富将这份大包干承诺书藏得太严实,至今都未能找出来。
“村民对大包干的原则就是,只要能多收一点粮食就行。”事件的见证者舒方义告诉记者,1978年,种早稻的时候,吴村村民们就开始各自干了。自种自收,村民干起来格外卖力,懒汉、闲人、磨洋工的现象不见了。
1978年收割完晚稻,大包干成效凸现出来,光是万有才家里收了近7000斤稻子,“万借粮”变成了“万元户”。
1982年1月1日,中央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席卷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