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40年改革获得感】“石头窝”变成“花果山

时间:2018-08-18

一幢幢粉色洋楼引人注目,环绕村庄的人工河静静流淌,各色景观树绿意盎然,石桥亭台和中国结路灯别有情调,村文化艺术中心传出欢声笑语……

从宿州城区坐上公交巴士,一路欣赏美景,不知不觉来到桥区夹沟镇夏刘寨村,扑面而来的是一片勃勃生机。

谁能想到,美丽富庶的夏刘寨,十多年前被称作“穷村烂寨石头窝”。当时村集体账户上只有7角钱,会计买瓶糨糊都捉襟见肘,村民年收入不足600元,八成村民住着土坯房。 “那时候,谁也想不到会有今天这等面貌。 ”村民李敬芝说。

夏刘寨村三面环山,盛夏时节,青山叠翠,绿树成荫,石榴压弯枝头,500亩蓝莓吐出新枝,林下栽植的十多种药材长势喜人,不远处山窝里的土鸡养殖场不时传来鸡鸣声。

“十年前,全村三面都是风吹石走的荒山秃岭。这也是被称作‘石头窝’的由来。我们产出的粮食、蔬菜想卖出去,绕道15公里才能到集镇上。 ”村民们感慨地对记者说。为了劈山开路,全村干部凑齐资金,组成了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突击队,在山边支锅搭灶,日夜奋战,一条宽8米以上的穿山公路终于打通,周边2.6万群众解决了行路难、卖粮难。

山路开通后,村“两委”组织村民代表三下河南、山东参观考察先进的干杂果生产基地,一场向荒山进军的硬仗接着打响。他们在劳动力大部分外出的情况下,以18名党员担纲的突击队带领30多名弱半劳力,硬是在荒山秃岭乱石堆里开发出万余亩土地,栽植干杂果树50万棵,去年还栽植蓝莓、薄皮核桃等2000多亩,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山顶松柏槐、山腰栗果杂、山下高产田、河库鱼虾蟹,当年的“石头窝”如今出落成“花果山”“聚宝盆”。村“两委”在带领村民种好“经济林”“生态林”的基础上,投资4000多万元,打造集温泉洗浴、餐饮、垂钓、采摘等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园,现在温泉建设已完成80%的基础设施,石榴、葡萄、蓝莓等采摘园已开始对外开放。夏刘寨村成为宿州城区的“后花园”,发展后劲十足。

无人机低空飞翔,机翼下喷出均匀的药雾,十多户农民的100多亩玉米,不到1小时就喷药结束。 “今年种了8亩玉米,从种到收都由公司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种、统一机播,良种良法统一配套服务。 ”李敬芝口中的公司,是村里的“化东农业公司”。

传统农业“靠天收”,很难让农民富起来。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全体村民代表按下了28个红手印,决定从每个农民手中集中四分之一的土地(总计500亩),由村书记王化东领头成立的农业公司实行“返租倒包”,统一经营,利润分成。夏刘寨也因此成为全国最早的土地流转、集约经营改革村之一。

之后,公司辐射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高附加值农业,使全村的农业生产经营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之路。近年来,土地流转规模由500亩扩大到现在全村及周边乡镇的2.8万亩,大大提高了农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化东农业公司及其下辖的建筑安装、农业开发、食品加工、畜禽养殖、服装加工5个子公司,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路子,吸纳了400多位村民务工,培养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60多人。公司资产现已达6000多万元,年利润近500万元。

别看夏刘寨是个偏僻村庄,中科院、省农科院、安农大、上海交大等近十家高校和科研单位都是它的合作单位,双方建立了产学研共赢平台,提升了全村科技创新水平。在村里,农民生产中遇到问题,可以咨询专家,专家的技术成果也可以直接拿到农民的田里进行实验。

“2016年,夏刘寨村创造出小麦单产713公斤的全省纪录,2017年创造出大豆单产226公斤的全省规模种植纪录。 ”化东农业公司负责人说。今年夏种,全村及周边2.8万亩土地高质量耕种面积95%以上,测土配方全覆盖,良种良法配套率100%。夏刘寨村的糯玉米、面粉获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向南京、深圳、上海等大城市配送,产品供不应求。 “去年,全村人均年收入13000元以上。今年上半年,人均收入已达7000元。”夏刘寨村一位村干部不无自豪地说。

“夏刘寨穷了几辈子,是改革点燃了村里人的希望之火,让全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花果飘香的乾山脚下,村民李爱云满怀深情地说。(记者 何雪峰 通讯员 郑杰)

【专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 上一篇:安徽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集中整治工作
  • 下一篇: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节支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