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六安新闻网报道, 大别山民歌依山而生,以水相传,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并被传承至今。5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难忘中国之声》启动国家级非遗传承大型系列采访活动走进六安,大别山民歌专家管亚伟接受专访。管亚伟就大别山民歌源流、特点、演变、传承意义、面临的现状以及困境进行了详细论述,其间除正解了挣颈红的定义,大别山民歌的地域界限,《八段锦》的前世今生,还不时举例范唱《太阳一出遍地金》、《十二月花》、《八段锦》、《十二点红》等传承曲目,全方位展示了大别山民歌的魅力。
接受采访的大别山民歌专家管亚伟,1984年出生于六安,三级编剧,师承庐剧大师李儒瑶,受教于丁玉兰、李玉兰、孙自婵等老师,自2000年开始系统研究大别山民歌、庐剧等大别山民间文艺,17年时间里自费数百次深入大别山深处,采访耕夫、渔民、小贩、茶农、货郎、赤脚医生等各行业民歌手数百人,记录民歌万余首,出版《六安大别山民歌精选与赏析》、《根在大别山――庐剧》、《大别山的话》、《大别山俗礼》等非遗系列专著填补业内多项研究空白,于《新华每日电讯》、《广播歌选》、《安徽日报》、《戏剧之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六安大别山民歌精选与赏析》等书还入藏国家图书馆,以庐剧元素创作的歌曲《青丝柳》曾多次在央视9套播出。曾就庐剧和大别山民歌等大别山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研究和传承接受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安徽日报》、安徽省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专访。由他编剧的小戏《王小孬赶驴》、《一线牵》、《酒鬼赴宴》多次获全国奖,应邀编剧的庐剧大戏《红色记忆――幸福的嘱托》入选安徽省委宣传部剧本项目,另有戏剧、电视剧作品见诸舞台和荧屏。
此次采访是一次全媒体行动,除在中国之声播出,还将同时推出微信报及新媒体产品,采访音频视频素材按标准存入中央台媒资库,将为传承和研究大别山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记者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