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聚力推动城乡之变 下好城乡融合发展一盘棋

时间:2019-01-17

中安在线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过去这一年,合肥市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477人;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00家,虾稻综合种养面积突破20万亩……全面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今年,合肥将在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上下足功夫,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十大工程”省定任务全面完成今年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合肥市立足实际,坚持以创新思路来破解难题,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只有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才能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户持续增收,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致富路。

“去年养了4亩小龙虾,第一年养开始还有些担心,好在社区邀请农业专家手把手教,虾子长得好,根本不愁卖,赚了近2万块钱。”说起“稻虾共养”给自家带来的收益,长丰县杜集镇隆兴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吴世荣言语中满是兴奋之情。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近年来,合肥市产业扶贫项目覆盖贫困户数更广,同时也更为精准高效。

举例来说,光伏扶贫既是扶贫工作的新途径,也是扩大光伏市场的新领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合肥市在全国率先创新光伏扶贫模式,变传统扶贫“漫灌”为精准扶贫“滴灌”,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光伏应用实现精准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按照一户家庭建设一个3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计算,在25年的使用周期内,除自发自用电外,年均增收2500元左右,基本实现“建一个家庭光伏电站,帮一个贫困农户脱贫”的目标。

去年,狠抓产业发展之际,合肥市同步推进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工程。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合肥市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十大工程”省定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477人。

此外,以奖惩并举推进脱贫攻坚考核,纵横结合提升产业扶贫发展质量,探索实施分类动态管理扶贫对象……去年,合肥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全力以赴推进各项政策落实,不断提高精准脱贫质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扎实抓好“八大提升”工程,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健全脱贫成果巩固跟踪制度,加强对边缘农户、易返贫农户的跟踪和持续帮扶,有效防止贫困人口返贫。

现代都市农业大步伐向前迈进大力建设省级县域特色产业基地

眼下,长丰草莓已经迎来了第一波上市高峰,为了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长丰县严把质量关,小小草莓要过“三关”,才能从田间走向餐桌。

前不久,长丰县“长丰草莓”被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长丰草莓产业的发展,正是合肥现代都市农业大步伐向前迈进的一个映射。

去年,合肥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00家,“三品一标”发展到957个,粮食产量突破300万吨,虾稻综合种养面积突破20万亩,肉蛋奶及水产品总量超过93万吨。

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大力建设省级县域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县域开发园区优化整合,提升县域经济质量和效益。加大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向农村延伸。肥东、肥西、长丰一体融入主城区,进一步巩固全国百强县位次。庐江、巢湖等高对接主城区,进一步巩固全省十强县位次,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县。

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大力实施粮食绿色增效工程,推进“粮改经”“粮改饲”“双改单”,新增虾稻共养面积25万亩。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六大行动,促进农产品加工向精深转变。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利益联结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0家以上。制定和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规划,推动农村三产深度融合。

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高质量建设一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只有把路修好,才能真正实现城乡“无缝对接”。去年,合肥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379公里,肥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随着农村道路等级的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样貌也发生了质变,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在江淮大地上铺陈。

在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方面,建成18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超额完成10万户农村改厕任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此外,完成70个中心村建设,改造农村危房3703户。大力实施土地整治,连续20年实现占补平衡。全面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建设任务,解决26.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支撑。

今年,合肥将高质量建设一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提升农村“双基”水平。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标扩面,建成89个中心村。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将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县域行政村实现环卫治理市场化服务全覆盖,乡镇政府驻地实现污水处理厂设施全覆盖,完成10万户农村改厕任务。

在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的引领下,将深入开展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行动,实施万亩大圩、中小水库和灌区达标工程。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100公里。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新增耕地4万亩。强化永久性基本农田用途特殊管制措施,深入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深入推进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关心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加强乡村社会治理,建设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现代化农村。

晨报记者刘畅

晨报制图李绍山

  • 上一篇:节前食药安全大督查 全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 下一篇:合肥鼓励社会资本参建公共停车场 每个泊位最高奖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