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68岁的张静,一生挚爱艺术,将泗州戏、泗州快板、安徽琴书等多种曲艺发扬光大,给观众带来无尽的欢笑,被称为滁州版的“赵丽蓉”。退休后她更没闲着,受邀担任滁州老年大学教师,继续从事表演和教学工作。然而,今年1月30日下午,在给光荣院里一群老军人慰问演出中,她的身影却永远地定格在了舞台上……
张静老师深入农村演出。
常在家中给学员“开小灶”
泗州戏,原名拉魂腔,是我省四大剧种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生在泗县的张静从小就与泗州戏结下了不解之缘。1975年,滁州市歌舞团在泗县选拔演员时,选拔老师一眼就相中了长相甜美并有天分的张静。此后,张静以扎实的功底、出色的表演在曲艺界崭露头角,并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奖项。
2010年,退休后的张静受聘来到滁州老年大学任泗州戏班老师。虽然报酬很低,但张静在教学中一丝不苟,对每个唱腔、每个字眼都认真讲解,给学员反复示范。有的学员年龄大、反应慢,遇到困难就想“打退堂鼓”,张静便因人施教,仔细示范,经常把学员带到家中“开小灶”,到了饭点还招待学员吃饭。她的家里经常吹拉弹唱,宾朋满座,仅有60多平米的家成了排练场和食堂。
“泗州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泗州戏既是传承非遗,更是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班长洪永培对记者说,这是张静常挂在嘴边的话。不仅如此,张静还结合实际、活学活用,每次都能迅速地将当地刚发生的新鲜事编排在自己的演唱中,使琴书和山东快书的表现形式受到群众欢迎。此外,她还每学期都排出一、二个泗州戏新节目,组织学员深入到社区、农村、学校演出。
光荣院里来了“大明星”
“张静在我们光荣院里非常受欢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就是我们光荣院里老人们心中的‘大明星’。”滁州市光荣院院长丁辉告诉记者,2013年,张静老师受邀来到光荣院义务演出,当她得知这些退役老兵缺少精神文化生活后,当即决定“常来看看”。
“这些老兵为国家作出过贡献,理应照顾好他们!”丁辉清楚地记得,这是当时张静亲口说的。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张静真的说到做到了。自从2014年老年大学在光荣院开办分校后,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每周三下午张静都要乘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前来教学。从此,琴声、歌声、欢笑声回响在光荣院里。“更令我感动的是,从2014年开始,每年除夕,张静老师都带着瓜子、花生、糖果与老伴一起在光荣院里陪老兵们过年。”丁辉说,这让老人们十分感动。
丁辉告诉记者,滁州市光荣院里长期住着数十位退役老兵和优抚对象,年龄最大的96岁,平均年龄在80岁上下,虽然物质上并不缺乏,但精神和文化生活相对匮乏,张静的到来给老人们带来了快乐和期盼,她和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张静出殡那天,光荣院的老人们几乎全都赶到殡仪馆,86岁的朱同升老人因为在厕所里换尿袋未赶上大巴车,在家里难过了好几天。
记者采访获悉,为了纪念张静老师,光荣院里张静生前的教学场所“荣军轩”已更名为“静轩”,他们在用这种朴素的方式缅怀可亲可敬的张静老师。
对事业的热爱几近“痴狂”
在家人看来,张静对事业的热爱几近“痴狂”,因为那是一种“戏比天大”的追求。
“母亲永远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把家人放在第二位,把自己放在最后。”女儿王春平说,之前她并不理解母亲,直到翻到了母亲年轻时的日记、照片。每一篇日记里都记载了她去哪个村、哪个大队慰问演出,每一张演出照片上的舞台都是田埂、庄稼地。“她对事业的坚定追求和执着热爱,我至今才明白。”王春平说。
在合肥参加省老年大学、省委老干部局、省老龄委组织的三台晚会选拔赛时,为了在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形象,出发前张静让女儿给自己画好了妆,三天住在宾馆里都没敢洗脸,表演的安徽琴书《扶贫路上》获得大奖,又在省电视台综艺、科教频道播放,产生轰动效应。
“她一生太苦了!”张静的爱人王念石说,家里的房子是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她不重新买房也不装潢;她自己从不买新衣服,穿女儿的旧衣服就行;一辆骑了20多年的自行车舍不得扔,一件洗得发白的演出服穿十几年不愿换……
多年来,玉米面馒头是张静的最爱,也是最能拿得出手的礼物。就在她最后去光荣院演出的前一天晚上,她蒸馒头到零点,第二天一早五点多,又蒸了满满一锅,把这些“爱心馒头”送到光荣院每个老人的手中。
王元凤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叶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