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合肥市庐阳区的张奶奶为挑选养老院犯了愁,“条件好点的价格高,性价比高的没床位”。
一边是养老市场需求旺盛,一边是产业发展缓慢。如何激活养老产业,让它赶上“银发社会”的步伐?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围绕“政府支持、社会运营、合理定价”,深入开展城企合作,计划到2022年形成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的有效合作新模式。
扩大服务供给满足社会需求
从合肥市中心驱车半小时,就能到达位于滨湖新区万泉河路上的振亚银龄之家。
3月初,记者见到107岁老人高彩侠时,她正在广场上晒太阳。 “从成立开始,我就一直住在这里了。下了好久的雨,今天出太阳了,他们就带我出来晒晒阳光。 ”虽然已经是百岁老人,但高彩侠还能自主活动,并不需要完全卧床,“这里不仅室内环境好,还有两大广场可供我们健身、休闲。护理人员都很亲切,有需要随叫随到,老人们在一起也热闹。 ”
振亚银龄之家是一家医养结合的民营养老机构,走进养老院便看见墙上醒目写着“老人五星级的家”。 “虽然正式运营才1年半时间,但200多张床位已经住满。 ”合肥市滨湖振亚银龄之家负责人姜文学告诉记者,养老院总建筑面积有2万平方米,设有单间、标间、套间,部分区域采用智能化养老,配有先进的医疗仪器,并请名医专家坐诊、医养结合,就是希望能够给老人提供一个五星级的家。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有近2.5亿,占总人口比例近18%。在迈向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老年人高龄、空巢以及家庭小型化等特点集中出现在城市,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旺盛、家庭自给能力弱、购买力强,对市场化养老服务有刚性需求。民营养老院作为公办养老机构的必要补充,有着积极意义。
和振亚银龄之家一样,合肥市光明老年护理院近300张床位也已经住满。“根据老人自理能力的不同,每人每月收费从1500元至5000多元不等。 ”合肥市光明老年护理院院长包义霞说。
在这里,79岁的王奶奶已经度过了快5个年头。 “传统观念中,老人养老以家庭养老为主,将老人送到敬老院很丢面子。现在,我们没这种观念了。一方面,我们年龄大了,需要更多的照顾;另一方面,子女都有工作,不可能时时陪在身边,我们得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待着。孩子一开始不舍得我们离开家,还是我给他做的思想工作呢。我每天和老伙伴们唱歌、看看报,也很快乐。 ”王奶奶说。
运营成本不菲专业人员短缺
“现在养老院的价格真高。 ”张奶奶最近看了一家养老院,“环境很好、护工素质也挺高,就是太贵了,一般的2人间,一个月得7000多元。我的退休工资一个月才4000多元,在合肥市也不算低的了,但要想住进好一些的养老院,还是比较困难。 ”
养老院的费用为什么这么高?据了解,目前大多数民营养老院属于重资产机构,需要买地、建房、购置设备,成本非常高,收费自然不菲。
虽然运营了1年半,而且床位已经住满,但振亚银龄之家仍处于亏损状态。“建设成本花了近2000万元,现在离回收成本还远着呢。”姜文学说,“因为太高的定价,吸引不来消费者,所以养老院内2人间的定价是每月2200元至2300元之间,单人间的定价是每月3800元。 ”
扣除资金投入,姜文学算了一笔账:一方面是能源成本高。现在养老院内中央空调、做饭、洗澡等,用电、用水、用燃气成本都不少;另一方面是人力成本高。敬老院现有50多名护工,人均月工资4000多元。由于工作人员以外地人为主,养老院还需给他们提供住宿,即便这样,想招到合适的护工依旧比较困难。
对此,包义霞也深有同感。 “2013年我们护理院刚成立的时候,2000多元的月薪就可以轻松招到护理员,现在月薪涨到了4000多元,仍然不好招。目前我们有员工140人,其中护理员60多人、护士30多人,此外还有医生和后勤人员,人力成本逐年增加。 ”包义霞说,不仅如此,护理院每年的房租还需300万元,运营成本不菲。
民营养老院要想可持续经营,必须要盈利,至少是微利。但记者走访发现,民营养老机构负责人普遍反映,房屋租赁和前期投入是最大的成本支出。“亏损肯定难以持续做下去,要想盈利,我们只能提高收费标准。”部分民营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
打出“组合拳”支持普惠养老
“老龄化催生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亟待扩大养老服务供给。而社会养老机构不断增加,这需要政策、制度不断规范和完善,才能让养老服务业发展得更好。”省人大代表谢琼是合肥一养老机构负责人,已经在养老服务行业摸爬滚打了18年。
谢琼认为,通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实现企业建设运营成本和服务价格双下降,既可以让老年人购买服务“可承担”,又可以使企业提供服务“有回报”,形成多赢态势。
据了解,此次出台的专项行动方案聚焦普惠养老,围绕“政府支持、社会运营、合理定价”,深入开展城企合作。国家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和引导城市政府系统规划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城市政府提供土地、规划、融资、财税、医养结合、人才等一揽子的政策支持包;企业按约定承担公益,提供普惠性养老服务包,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城市政府和企业双方签订合作协议,约定普惠性服务内容、与当地居民收入和退休金水平挂钩的价格等,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普惠养老,重点首先在“普惠”两个字,即扩大惠及面,让更多普通群众、工薪阶层享受到买得到、买得起、买得好、买得放心的养老服务。买得到,即通过城企联动、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养老服务需求旺盛的城市与有能力、有经验的企业对接,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解决护理床位短缺问题,优质养老服务不再一床难求,老年人在身边的社区就能找到专业化服务;买得起,即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清单》共同打出支持政策组合拳,再加上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将真正为企业投资降成本,切实给老年人实惠的价格;买得好,城企联动本着竞争择优的原则,遵循市场机制,最终筛选出实力雄厚、项目优质、诚实守信的企业,并针对当地需求设计项目、提供服务,改变以往一些地方存在的有服务但不好用的局面;买得安,城企联动通过城企签订合作协议实现法律约束,通过《企业责任清单》实现企业自我约束,通过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监管约束、引入信用服务机构,通过事前信用评估、事中事后信用监管等机制实现社会约束,对市场化服务的多维约束共同提升老年人的安全感。
“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把持续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动多方资源广泛参与养老服务搭建平台,有利于探索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包义霞说,“看到政府对养老事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我们也越来越有信心,会继续努力推动养老服务业向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