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粗弯的眉毛,有神的双眼,椭圆的脸颊,微微带笑……这尊出土于蚌埠双墩遗址的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穿越了7300多年历史时空,好似远古时期的“蒙娜丽莎”,氤氲着神秘的气息。
5月25日至26日,“双墩陶塑人头像与史前雕塑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淮上明珠”蚌埠举行。来自国内外60余位考古学、历史学、工艺美术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双墩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人头像”雕题纹面的含义
“双墩陶塑人头像不仅仅是精美陶塑人头像艺术珍品,其刻纹也并非‘雕题纹面’民俗那么简单,而是‘天文历法’的标志。”研讨会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阚绪杭认为,图形+数字两组刻纹为解读双墩刻划符号提供了一把新钥匙。“刻纹是对‘天、地、人’的认知,表明双墩人已经掌握了生存与发展的天文历法命脉,比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文明古国还要早。”
而文化部艺术评估委员会的杨士林却提出,头像面部纹饰应与早期先民数字崇拜有关。而额头上的双圈纹符号,应当视作太阳纹符号,与早期太阳崇拜有关。“墩陶塑头像完全有理由视作是由太阳符号崇拜,以符号刻于人的面部,以视作太阳之神,从而完成了由简单而冷漠的符号转化为温婉有情的人(即神)的形象的转化。”杨士林进一步大胆推测,是否可以将陶塑头像视作伏羲氏原初之形?
来自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顾万发,同样认为双墩陶人首额头图像应为太阳符,并由此推测人头像的性别为女性。“双墩文化应属于相应的氏族社会阶段。中国古代的《山海经》等文献及卜辞中也有相关材料表明历史上存在太阳神为女神的现象。”
无论双墩陶人的刻纹究竟有何深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王仁湘看来,头徽的存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头徽是不同文化不同部族的象征符号,一方面是政体或是军武的区别,另一方面体现的是对立与对抗。这样的时代,离文明出现的时代已经不远了。”
双墩遗址文化背后的价值
双墩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的价值探索也引发了专家学者对双墩遗址文化的关注。
“双墩三次发掘发现的633件刻划符号,已初步具有象形、会意、指事等文字功能,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刻划符号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年代也较早的遗址。”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方向明表示,刻划符号几乎涵盖了双墩人生产、生活、精神方面的全部内容,共同组成一幅七千年前的双墩遗址图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王吉怀认为,双墩遗址,从宏观上看,与同期文化相比,具有普遍的共性,而从微观上看,又具有明显的个性。“个性的表现让我们无法认可双墩遗址是一处普通的史前聚落遗存,也使我们重新认识了淮河中游地区史前文明的发展程度。”
研讨会上,专家们集思广益、深入交流、建言献策,深入发掘了双墩陶塑人头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让沉寂的文物“活”了起来,同时也形成权威详实的学术研讨成果。(记者 徐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