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农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型农机,告别铁犁牛耕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机械化生产让效率大大提高;信息技术,告别粗放式“盲目施肥、过量用药”,科学化管理为传统农业构建“最强大脑”;绿色引领,告别单纯追求产量、满足人们“吃饱”需求,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向绿色发展转型……
报纸述说今天的新闻,留下明天的历史。让我们跟随本报文字和镜头,穿越时空,感受希望的田野上发生的沧桑巨变。
从“河泥做肥料”到“定制配方肥”
《多积肥、争丰收》《支援春耕物资要赶快落实》《为发展农业生产贡献力量》……翻开上世纪60年代的《安徽日报》,有关农业生产的新闻报道比比皆是。
1963年12月1日《安徽日报》头版报道《当涂大公圩区抓紧当前时机挖塘泥捞水草》:“在秋收秋种之前,大公圩区各公社每天组织一千两百多条船、三千六百多劳力捞水草。全区各公社共捞水草一百五十万捆,可以作三万亩水稻的基肥。 ”“最近,各人民公社在秋收基本结束以后,又普遍掀起了以捞河泥为主的积肥热潮。 ”
据了解,在化肥资源匮乏的年代,河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主要肥料之一。上世纪60年代,不少新闻图片也记录了当时人们抢抓时机挖河泥,为春耕作物备足基肥情景。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报纸上几乎见不到“挖河泥”的照片和文字。一袋袋化肥成为当时农业生产的主角,屡屡“出镜”。
1981年8月23日《安徽日报》头版报道《五河县为秋种准备肥料》:“县银行拿出七十五万四千元贷款,帮助化肥厂、磷肥厂整修和改革设备,增强化肥、磷肥生产能力。”而在几天之后的9月12日2版,《一亿四千万斤小麦是怎样增产的? 》一文分析认为,丰收与化肥密不可分:“抓化肥的生产和调运供应。县化肥厂年产合成氨一万六千二百八十六吨;县磷肥厂年产五千吨,远不能满足需要,去年县里组织有关部门从外地购买磷肥三万四千九百吨。施肥水平比往年有了提高。 ”
近几年的农交会上,化肥农药展馆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在智慧土肥体验区,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下载精准施肥App,或者通过点击现场设置的触摸屏,就能查询田块土壤养分含量,继续输入作物和目标产量后,即可获得“定制”施肥方案,一键下单,智能配肥机就根据配方方案,自动化配肥,实现配方肥“私人定制”。
如今,在江淮大地的广袤田野里,新型无机肥料、有机肥料、生物肥料、水溶性肥料等新肥料以及无人机施肥器、便携式墒情监测仪、水肥一体化、自走式施肥机等装备越来越多。
从“铁犁配牛耕”到“全程机械化”
“牛需要专人饲养? ”如今“90后”眼中很奇怪的事情,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很是常见。
1961年1月24日《安徽日报》2版图片报道:“怀远县城北公社大岗大队模范饲养员刘利生给牛刷身体,让耕牛健壮过冬,迎接春耕大生产”。 1961年3月17日4版报道:“定远县八一人民公社卫庄大队十里庙生产小队牲畜饲养员张孝英,把耕牛喂养得膘肥体壮,迎接春种”。那时候,除了人力之外,以耕牛为主体的畜力是耕作播种的主要动力来源,农具也是以犁、耙、水车等为主。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了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指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研发和生产,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农村机械化程度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这时,四轮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播种机等小型农用机械纷纷出现在了农村。
纸和笔、光与影,展示了这一变化。1981年9月30日《安徽日报》4版图片报道:“政策落实好,农村新事多。嘉山县农村一户或几户联合买拖拉机的事已相当普遍。太平公社社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共买拖拉机一百二十五台,目前全社平均每十户就有手扶拖拉机一台”。 1989年4月12日1版报道:“六安手扶拖拉机厂积极生产拖拉机,满足春耕生产需要”。
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还在不断加速。如今,农机是“三夏”大忙的主角。 2016年6月17日《安徽日报》5版报道:“今年夏收投入约15万台联合收割机。 6月4日天一放晴,主产区迅速组织大规模抢收。6月7日当天,全省投入收割机10.9万台。一天收获633万亩,超过亳州全市的小麦面积。今年主产区的抢收实际上三四天就大头落地,截至6月10日,我省麦收基本结束,机收率达98%以上”。
高科技“无人机”也频频亮相。以往“一喷三防”主要靠人工,如今越来越多的植保无人机活跃于陌上田畴,成为农民植保的好帮手。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再到全程机械化,劳动工具的变革,标志着农业发展的高度。
从“单纯要产量”到“提质增效益”
上个世纪60年代,物资相对匮乏,在当时的《安徽日报》上,“农业增产”是一个高频词。
1963年4月5日头版报道《全省春耕播种形势喜人》:“从峰峦重迭的皖南山区,水网密布的巢湖流域,到一望无际的淮北平原,处处呈现出一幅紧张繁忙的春耕播种争取农业丰收的图景”。那时农作物品种的选择,也十分看重“产量”。 1963年4月16日3版刊发的稿件《早稻新品种“芜农一号”选育成功》提到,“它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的特点”“亩产量达七百六十一斤”。
一眨眼来到上世纪80年代,这时仍有大量新闻作品报道农作物产量。1981年4月18日2版图片报道:“全椒县城东公社永宁大队,为了提高早稻单位面积产量,确保早稻丰产丰收,不误农时地给早稻田块施足基肥”。另有1981年6月13日2版图片报道:“五河县良种场今年播种的一千七百亩小麦又获丰收,平均单产可达八百斤左右,比去年增长五成,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1981年8月14日头版刊登了《全省一千多万亩早稻又获丰收》:“早稻播种面积在比上年减少一百零五万亩的情况下,总产量达到七十二亿九千万斤,比上年增产四亿斤,增长百分之五点七,单产达到六百八十一斤,比上年提高九十三斤,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
如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绿色发展正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而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正从“吃饱”向“吃营养、吃健康、吃口味”转变。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向绿色发展转型,保障从田间到“舌尖”的安全,以绿色、安全、高品质农产品满足消费升级新需求,势在必行。现在《安徽日报》上的农业关键词,从“增产”转变为“提质”。
2010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确保粮食总产达到615亿斤以上”,2013年要求“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打造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则对“结构和效益”更为关注,提出“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产增产潜力”,强调推动优质专用粮食基地建设。
从“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到“优质专用粮食基地”,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江淮大地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变化将继续发生。(记者 何珂)
【专题】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