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价再次下调,引导农民更重视粮食品质
6月5日,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今年托市政策与去年相比,在维持收购质量标准的同时再次下调托市价。 ”省粮食与物资储备局局长万士其介绍。
预案规定,2019年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每百斤112元,较去年下调3元,相邻等级之间等级差价按每市斤0.02元掌握。预案对三等小麦的具体质量指标作了规定,除了容重和水分要求外,还明确要求杂质在1%以内,不完善粒8%以内,且符合食品安全指标要求。
如何看待托市价再次下调?
省粮食与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处处长谢玉兴分析,这种调整是一种政策信号,意在突出强化市场化收购作用,也调动农民积极性,面向市场调整种植方式,更加重视粮食品质。
记者了解到,虽然去年托市价相比前一年下调,但并未对粮食生产造成冲击。今年我省小麦种植面积4296.5万亩,虽然较上年减少17.3万亩,但单产和总产双增,总产有望创历史新高,同时品质大幅提升。
“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粮食部门将在实施好托市收购的同时,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积极性,组织好市场化收购。”万士其表示,将组织引导辖区内中央企业分支机构、地方骨干粮食企业和其他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开展市场化收购和销售。
等外小麦如何销售?谢玉兴介绍,按规定四等及以下的小麦由地方政府组织引导实行市场化收购。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造成不符合质量标准或食品安全指标的小麦,由各地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责制的要求组织收购处置。
仓容总体可以满足售粮需要,200亿元收购资金已到位
仓容和资金,是决定夏粮收购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
“夏粮尚未开镰,就已组织对小麦主产区仓容调查摸底,分析研判夏粮产购形势,制订收储应急预案。 ”万士其介绍,目前全省第一批审批委托收储库点412个,有效空仓容322万吨。全省总的空仓容600万吨左右,预计最低价收购400万吨,总体富余,但结构欠缺、局部偏紧,个别小麦主产县存在收储压力,“收购过程中将根据需要,随时审批公布启动委托收储库点,全力满足农民售粮需求”。
万士其表示,针对局部地区仓容偏紧问题,将加快粮食去库存,目前已争取国家安排的小麦专项销售计划17万吨,6月5日挂拍。挖掘民营企业仓容潜力,租赁社会仓容,同时组织进行移库集并。
“5月初已在合肥召开2019年粮食产业发展政银企座谈会,积极向企业宣传粮食市场化收购信贷政策。 ”农发行安徽省分行行长周桂娟介绍,目前已准备收购资金200亿元,并已完成174家粮食企业信用评级,核定120户企业粮食贷款额度125亿元。全省15家中储粮直属企业资金集中支付中心操作培训均已完成,继续使用“一卡通”系统,粮款均通过网银直接支付给售粮人,确保“粮出手、钱到手”“谁卖粮、谁得钱”。周桂娟表示,为落实强化市场化收购的政策导向,将用足用好省级市场化收购信用保证基金,多渠道筹集市场化粮食收购资金,解决好多元市场主体融资难、贷款难问题,真正做到“钱等粮”。
推广应用智慧皖粮收购APP,强化市场监督检查
今年我省小麦喜获丰收,做好夏粮收购直接关系农民能否增产增收。
“要求所有委托收储库点依质论价、优质优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小麦敞开收购、随到随收、应收尽收。 ”中储粮安徽分公司副总经理杨波强调,在收购场所显著位置将张贴质价公告、服务承诺、举报电话等,做到价格上榜、标准上墙、样品上台,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舒心粮”。
如何解决可能出现的排长队问题?谢玉兴表示将积极对接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预约预检收购,引导错峰售粮。开辟贫困户售粮绿色通道,鼓励收储库点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晾晒场地和烘干清理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特别是推广应用智慧皖粮收购APP,满足农民在线预约、库点查询等需求。
“去年6月份上线以来,已经实现了对180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15万贫困粮农信息录入。截至目前,通过智慧皖粮收购APP实现售粮预约近万笔,完成粮食收购近100万吨。 ”谢玉兴介绍。
舒心卖粮还要拓宽夏粮收购渠道。谢玉兴介绍,各地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粮食加工转化为枢纽和引擎,推广“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模式。对于不达标粮,市县政府要制定鼓励政策,支持本地加工、饲料等企业入市收购,在收购资金、利息补贴、租仓补助等方面给予支持。
最低收购价收购范围为国标三等及以上小麦,对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四等及以下和食品安全指标超标粮食“退车”现象,杨波表示,将切实做好解释和引导销售等工作,避免出现农民不理解甚至误解等情况。收购期间,我省将开展夏粮收购专项督查,强化收购市场监督监管,从严查处“压级压价”、收“人情粮”“关系粮”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农民增产增收。(记者 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