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青山绿水才能换来金山银山。昨日,合肥市重点生态区域推行林长制启动仪式上,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获悉,国家级森林公园、城市重要公园等六大重点生态区域率先设立林长,年内建成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体系,力争2020年,合肥的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将有专员专管。
六大重点生态区域率先推行林长制
启动仪式上,记者获悉,目前,《合肥市重点生态区域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已经发布,合肥市将在国家及省级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国有林场、城市重要公园等六大重点生态区域推行林长制。
记者在“重点生态区域林长制项目(市级)”一表看到,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市长凌云任市级总林长。同时设立林长,由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相关负责同志担任。每名市级林长确定一个责任单位协助开展工作,该责任单位负责同志担任副林长。
而在职责方面,市级总林长承担林长制的总督导、总调度、总协调职责,林长主要负责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国有林场、重要生态廊道、重点水源涵养林等保护与发展以及城市重要公园等园林建设与管理。
林长制到2020年达到全覆盖
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党委书记张世军介绍,“从今年开始,合肥市率先在重点的六大生态区域实行林长制,主要目标是我们的森林总量要增加,提升我们森林资源的品质,进一步增强我们城市的生态功能,总共是22个重点项目,这些重点项目的面积合计107万亩,占到我们合肥市林地现有面积的37%。”
对于接下来的计划,他也开出“时间表”,昨天启动的是市级层面,2017年底前,建成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体系,确保全市林业园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力争2020年,达到全面覆盖,让合肥的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
未完成任务或未达标的,将追究责任
目前,合肥的“河长制”已经深入人心,而且有严格的问责机制。接下来的林长制如何抓落实?张世军表示,“今天是发了牌子,领了任务,明确了责任,在任务明确以后必须要抓落实,抓督察,抓出效果,抓出成效。”
《合肥市重点生态区域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提出,首先压实责任要到位。各级“林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强化责任担当,经常深入一线,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大事项亲自督办。要逐级划分好“责任田”,逐级明确“林长”,把管林育林的目标任务分解好、落实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同时,考核问责要到位。要严格目标考核,建立“林长制”考核评价体系。要严格督察调度,定期通报生态建设与保护情况,对林长制实施情况和林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察。要严格责任追究,对未完成任务或未达标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打造高标准城市生态廊道
“十二五”以来,合肥掀起造林绿化热潮,累计完成造林135万亩,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城市园林品质明显提升。新建提升公园、游园260多个,新建廊道绿化600余条等。然而,短板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先发地区相比,差距还很明显。突出表现为城市绿地总量不足、布局不均,城区东部、北部绿化率偏低。
据介绍,接下来,通过林长制的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实施,合肥将要进一步加大资源保护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市林业和园林资源品质和质量。其中,重点做好“建、管、防、用”四篇文章。
如在建设上,要着力增绿,抓好巢湖、庐江等地山体生态修复,构筑与城市空间有机契合的绿色生态格局。要着力“造肾”,推进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区建设,构筑湿地生态安全屏障。要着力提质,大力实施城市精品公园、精品游园、精品道路绿化,见缝插绿、立体增绿,挖掘城市园林绿化空间,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标准城市生态廊道,把园林美景建在群众身边,力争在林业和园林水平上实现与长三角等高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