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年树木结硕果

时间:2019-07-30

合肥日报讯 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自2008年成立以来,依托区位、资源、先行先试政策等优势,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省统计局近日发布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十周年发展情况分析显示,2018年,示范区贡献了全省四成以上的GDP和财政收入、五成以上的科技成果以及六成以上的进出口总额,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带动作用显著。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年来,示范区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GDP由2008年的2900.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2816.1亿元,年均增速为12.1%;占全省的比重由2008年的32.7%上升到2018年的42.7%。财政收入由490.9亿元增加到2276.1亿元,年均增长16.6%,占全省的比重由37.0%上升到42.4%。

示范区成立以来,不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8.4∶51.1∶40.5调整为2018年的4.8∶47.5∶47.7,产业层次优于全省。值得一提的是,民营经济成为推动示范区发展主力军,截至2018年底,示范区每万人拥有私营企业309个,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经营户536个,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多130个和43个。

十年来,示范区消费需求和外向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8年的983.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828.5亿元,年均增长18.1%。进出口总额由2008年的101.3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391.7亿美元,年均增长14.5%;占全省进出口的比重由49.6%提高到62.2%。

此外,示范区的居民收入就业稳步增加。2018年,示范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51元,比2008年净增2517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20元,比2008年净增14770元,收入水平由比全省高848元扩大到5824元。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示范区一直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立足创新驱动,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示范区研发投入强度由2008年的1.87%提高到2017年的2.75%,研发经费投入由54亿元增加到352亿元、占全省比重由55.2%上升到62.3%。

创新驱动力显著增强。截至2018年底,示范区拥有省级以上高新区6个,其中国家级3个。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4个,其中国家级8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080个,占全省的57%。逐步形成了以京东方等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以科大讯飞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以晶合晶圆为代表的集成电路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明显提升。示范区申请发明专利由2008年的0.14万件增加到2018年的6.32万件,年均增长46.4%,占全省比重由50.8%上升到58.1%;发明专利授权量由272件增加到9072件,年均增长42%,占全省比重由55.6%上升到61.1%。截至2018年底,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2件,是全省的2.6倍。

科技重大专项取得突破。在量子通信、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示范区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转变。2008~2018年,示范区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9个,占全省的84.5%。

  • 上一篇:安徽“三比一增”专项行动成效初显 上半年GDP增幅全国第6
  • 下一篇:5家皖企上榜国家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