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南腔北调传皖韵

时间:2019-08-14
7月17日傍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河大鼓传承人缪长忠在凤台县文化公园表演说唱。

淮河大鼓唱古今

7月17日傍晚,凤台县文化公园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河大鼓传承人缪长忠来到纳凉的群众中间,为大家表演说唱。

缪长忠向徒弟传授淮河大鼓的敲打技巧。
凤台县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河大鼓代表性传承人一共4人,从左至右分别是吕守库、朱家斌、缪长忠、彭晚学。

淮河大鼓是一种说唱并重的曲艺形式,起源于宋末元初,在清末民初由鼓书艺人宋永清传承并兴于淮河之滨的凤台等地。鼓书唱词合辙押韵,唱腔板式多样,艺人的表演讲究闪、架、喷、贯。闪就是结合道具表现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架就是表现人物的举止形态,喷就是要求吐字口齿清晰有力,贯就是动作和唱腔一气呵成绝不拖泥带水。

一人一鼓走四方。鼓书艺人来自民间,忙时务农,闲时表演。他们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从生活中挖掘新体裁,充实表演内容,使作品颇具亲和力。

鼓书艺人缪长忠今年66岁,13岁开始学艺,在师父吕元堂的教导下,将《包公案》《杨家将》《三本甲》等多个民间故事记得烂熟于心,唱遍了本县和周边地区。上世纪90年代,电视走进乡村,淮河大鼓一时冷落。为了不让这门技艺没落消亡,缪长忠找到当地的吕风光、王俊才、彭晚学等艺人,组建起曲艺团,带着大家在全县17个乡镇巡回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民生工程、好人好事等。今年6月,缪长忠等4人被评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河大鼓代表性传承人。(记者 程兆 摄影报道)

7月23日,岳西县田头乡田头剧社排练岳西高腔正戏《拷桃》。

岳西高腔震山乡

“儿时得把烦恼撇,儿时得把离恨泄……”7月23日,在大别山深处的岳西县田头乡,83岁的岳西高腔国家级传承人蒋小送与自己的徒弟们围坐在一起,唱起经典名段《拜月》,优美而悠扬的戏曲飘荡在山间。

7月23日,在岳西县田头乡,岳西高腔国家级传承人蒋小送(左)指导弟子演唱。
7月23日,在岳西县田头乡,岳西高腔国家级传承人蒋小送(左五)与众弟子一起 “围鼓坐唱”。
岳西县田头乡田头剧社的戏谱手抄本。

岳西高腔属岳西县地方稀有剧种,起源于青阳腔,又与岳西本地语音、民间艺术、地方土戏结合相融,迄今已经有300多年。早期的岳西高腔是由乡土文人坐在一起“围鼓坐唱”,以说唱叙事。后来,在热闹的民俗活动中,岳西高腔发展为载歌载舞、戏舞结合的表演形式。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唱、帮、打”的特色,加上其极高的戏剧学、音乐学、民俗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突出的艺术价值,岳西高腔被戏曲专家称为戏曲史上的“活化石”。 2006年5月,岳西高腔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些年来,虽然岳西高腔的专业演员逐渐减少,但是爱好者却不少。蒋小送的徒弟们大都有自己的工作,业余时间,他们将蒋老创办的田头剧社接了下来,一起学习,一起排练,一起推广。他们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让更多的人重新喜欢上了高腔,共同排练的正戏《拷桃》成了全县的经典曲目。

为了更好地传承岳西高腔,2010年,岳西县将岳西高腔艺术中心与岳西高腔剧团合并,成立“岳西高腔传承中心”,专门从事岳西高腔的保护和传承。目前,全县共建立民间高腔剧社12个,发展成员200余人。高腔之乐在山间越唱越响。(记者 徐昊 摄影报道)

  • 上一篇:安徽两套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 下一篇:德国A级足球教练员来肥“传经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