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街头锻炼有了新去处
“上周我们办了家庭套餐,以后一家三口可以经常来健身锻炼了。 ”家在亳州高新区翡翠庄园小区的刘永平高兴地说。刘永平喜欢运动,但过去小区周边没有可供居民锻炼的场地,仅有的几条马路,两边停满了车。“我沿着小区道路跑过,但小区的路不规则,来往车辆多,跑步时心里没底。自从有了社区文体中心,再也不用在街头锻炼了。 ”
自今年4月1日亳州高新区神医路社区文体中心开放以来,每天来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很多都是家庭“组团”锻炼。社区文体中心共三层,建筑总面积3000平方米。一层设有体质监测区、健身区、运动康复区和休闲区;二层设有文艺培训区和免费图书阅览区;三层是综合运动区,设有球类场地和武术培训区。
对刘永平来说,社区文体中心不仅是锻炼身体的地方,还是通过体育活动增进父子感情的“幸福空间”。除了一楼的健身器材馆,三层综合运动区是刘永平去的较多的地方。“羽毛球和乒乓球,是我家最喜爱的两个运动项目。 ”刘永平经常和儿子一起打羽毛球,此时,这位严肃的父亲与“叛逆期”的儿子,有说有笑,就像是一对朋友。
据神医路社区文体中心负责人张昊介绍,每天到文体中心健身的居民,工作日大约有150人左右,周末超过200人。 “今后,我们将把社区文体中心打造成全龄段健身、阅读和社区活动中心。 ”张昊说,文体中心一楼配备了适合中青年人的20多种专业健身设备,还为老年人提供了免费健身器材,二楼的文艺培训区和免费图书阅览区是“全家欢”的场所。
友谊比赛促进邻里一家亲
暑假期间,一场社区羽毛球友谊赛,在亳州市谯城经开区临漳公园社区文体中心举行,参赛的几十名选手均来自周边小区。这场由社区文体中心组织的友谊赛,受到居民积极响应。大家以“球”会友,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友谊。
“我们还计划成立社区篮球队、乒乓球队等,组建社区文艺活动队,通过开展文体活动,增强居民认同感、归属感,进而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在自我管理中共建和谐家园。 ”社区文体中心运营方、安徽华体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公司负责人孙俊说。
“没想到这里硬件设施这么专业,木地板下还铺有龙骨,无论是弹跳还是跑动,都有很好的助力。 ”桃花源小区退休居民李海林第一次来到社区文体中心,对场地条件十分满意。“我要告诉球友,以后打球就来这里。 ”李海林告诉记者,以前他打羽毛球要去外面的场馆,不仅距离远而且人也不熟悉,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和熟悉的球友一起酣畅淋漓地切磋一番。
康体结合引领生活新时尚
记者从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了解到,去年,亳州市启动了20个社区文体中心项目建设。目前,神医路社区、亳芜社区、仙源路社区、临漳公园社区、亳城公园社区、谯陵社区等6个社区文体中心已建成,其中5个已投入运营。亳州市还规划了第二批10个社区文体中心和南北两个上万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随着“文旅体”深入融合发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和“15分钟健身圈”的全民健身城市建设速度正在加快。
“社区文体中心是新生事物,功能定位还在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我们希望中心能为居民的健康生活发挥更多作用。 ”亳州市文旅体局产业发展科负责人王志刚介绍,社区文体中心的初步定位,是打造社区居民身边的“健康管家”,通过居民日常体质测定,建立居民体质档案,出具“运动处方”,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指导服务;推广“运动是良医”和“康体结合”的理念,定期举办科学健身讲座和各类健身健康知识培训班,普及运动健身促健康的科学知识,提高居民科学健身意识和素养,引导居民逐步养成良好的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实现居民对自我健康的管理。
“分布市区的10个游泳池、占地将近200亩的体育公园、投资4个多亿的体育馆、20个社区文体中心、体育场升级改造工程、市体育运动学校等文化和体育项目的建成使用,让全市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为更多人服务。”亳州市文旅体局负责人说,这些投入,为全民健身和增强市民体质打下了扎实的硬件基础,力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以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形成文化兴、旅游旺、体育火、百姓乐的文体事业发展新格局。(记者 武长鹏 通讯员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