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今日立秋:暑去凉来,一叶知秋

时间:2019-08-14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暑去凉来

标志着孟秋时节正式开始

秋,禾谷熟也。

――《说文解字》

“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

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秋这天

不论白天多么酷热

夜晚的风已不同于暑天那般

从此以后

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

送夏迎秋

你准备好了吗?

在古人看来

立秋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凉风至

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

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那般盛气逼人

热气蛰伏,凉意日增

二候白露降

由于午热夜凉

形成了一定的昼夜温差

清晨的大地和植物上

常常会有晶莹的露珠产生

三候寒蝉鸣

随着天气进一步转凉

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仿佛在传达着

夏天即将过去的消息

不过,立秋虽至

夏日暑热并未完全褪去

三伏中的末伏仍在其后

“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

立秋民俗

>>>贴秋膘

“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会瘦一些,所以秋风一起,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伏天的亏虚,提高免疫力。但“贴秋膘”要适度,专家提醒,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热量过低,则易导致“秋胖”。

>>>啃秋

“啃秋”,也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除暑气、避免痢疾、不生秋痱子。

>>>洗澡为防秋老虎

立秋这天洗澡方面很讲究。有的地方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阳晒过的水洗,有的地方这天还忌讳洗澡。

这些讲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不生秋痱子。因为在立秋后还有“秋老虎”一说,还会热上一段时间,所以盛夏的一些如痱子等疾病还会存在。

>>>晒秋

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山区,有“晒秋”习俗。因为平地少,农民便利用自家窗台、房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晒秋”的秋不仅指秋天,更寓意着丰收和收获的果实。

立秋养生

立秋之后,暑去凉来,但炎夏酷热仍未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早晚凉爽,白天闷热。此时,人易倦怠、乏力,清热消暑要继续,但相对炎夏要有变化。

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

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

可多食:

苹果、葡萄、杨桃、柚子、柠檬、山楂

秋天干燥,

人体容易缺水。

按照《黄帝内经》“秋冬养阴”的原则,

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

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

可多食:

银耳、梨、芝麻、藕、

菠菜、豆浆、鸭蛋、蜂蜜

要多喝盐水和蜜水,

少吃辛辣烧烤之类易上火的食品。

立秋时节,

空气湿度小,

皮肤易干燥。

因此,

应重视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适量运动

立秋后,湿热仍没有完全消退,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最好选择一早、一晚进行锻炼;太阳照射下不宜运动过久,以防体力消耗过大,暴晒灼伤皮肤;在高温湿热中不宜运动过于剧烈。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跨过了立秋这道栅栏

夏日的浮躁终将变得云淡风轻

秋日的草木摇响了时光的风铃

一个金灿灿的季节

正向我们悄然而来

(综合:新华社、人民网、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 上一篇:这波操作分分钟刷爆你的卡! 信用卡提升额度需留心
  • 下一篇:合肥出台规定 市区住宅对外出租前须先取得核验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