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到2020年,合肥市将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20%以上,建筑产业链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30%以上,建筑产业链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
装配式建筑,不仅省时省力,还节能环保,更具有抗震性能高等优点。据了解,从2012以来,合肥市装配式建筑累计76个,建筑面积1014.8万平方米。 “去年,实现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总产值750亿元,实现税收15亿元。 ”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王荣村表示,2019年,全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总产值有望突破900亿元,税收超20亿元。
根据合肥市政府最新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自2020年起,全市所有保障性住房(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用房以及租赁住房等)、人才公寓等住宅建筑和政府投资建筑面积大于1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全部应用装配式建造技术,非政府投资新建项目逐年增加装配式建造技术应用比例。同时,增强产业保障能力,到2025年全市混凝土部品部件骨干生产企业力争达30家,设计总产能达到500万立方米以上,装配式钢构件骨干生产企业达5家,设计总产能达300万吨以上。
王荣村表示,合肥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且规模效益明显。目前,全市共有部品部件生产企业11家,拥有76条流水及固定模台生产线,混凝土部品部件年设计产能达228万立方米,还有3家生产企业正在建设中;装配式钢结构年产能可达200万吨以上,可建造近2000万平方米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专栏】地市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