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网络直播 请收起“任性”

时间:2019-09-03

时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直播也随之兴起,并得以迅猛发展。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网络直播行业野蛮生长,行业乱象频出。那么,如何规范网络直播行业发展?

平台“烧钱”入场,形成全生态链条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直播有众多优势,比如门槛低、传播力强、变现能力快。 “一小半工资都给主播‘刷礼物’了。不知不觉,这个月已经打赏了500多元。 ”来合肥务工的21岁小伙小贺在工作之余,特别喜欢刷网络直播,给主播们打赏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打游戏、运动、聊天、美妆,甚至吃饭、睡觉,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直播内容,为何吸引了大批粉丝一掷千金?据了解,网络直播已经形成制作、分发、推广、营销的全生态链。在不少网络直播平台,每一名签约主播都有自己的经纪人团队。经纪人团队帮助主播拉广告、做推广,教其更好地与观众互动。即使直播中没有明显的广告,但直播本身也能带来很多流量和打赏收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一种“眼球经济”,可以变现。主播获得打赏,平台也可以从中收益分成。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技术升级推动下,在线直播行业发展继续加速,2018年用户规模达到4.56亿人,较2017年增长14.57%,预计2019年突破5亿人。 2019年第一季度,游戏内容类直播平台的用户趋于年轻化;近七成的直播用户在近半年内仍使用同一直播平台,而内容及主播是平台留住用户的关键;秀场及游戏直播内容更受用户欢迎,而超五成用户认为未来应该大力发展“直播+综艺”。 “直播+”领域不断拓展,涵盖公益、综艺、教育、非遗、电商等多个领域。

随着5G技术投入商用,网络直播产业规模迅速壮大。网络直播的火爆也吸引资本入局,正成为新的投资蓝海。阿里巴巴、腾讯、百度、360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布局网络直播。一些直播平台获取巨额融资或冲击上市,斗鱼、花椒、虎牙、映客等直播平台驶入发展“快车道”。业内统计,2019年中国直播行业产值或将达1000亿元人民币。

盲目追求流量,竞争激烈引发乱象

近日,在庐江县一处农贸市场,一位身材超胖、扮相夸张的女主播莹莹(化名)一边拿着自拍杆,一边强行亲吻路边行人。视频在网络上热传,网友直斥其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随后,该女主播被庐江警方处以行政拘留。由于莹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平台规则,相关平台也对其处以封禁账号的处罚措施。

“在我正常直播时,涨粉有点慢。但当我模仿别的一些主播的行为后,发现效果变好了,尤其是当我尝试变装、走上街头户外街拍时,粉丝和播放量明显变多了。”莹莹说。为了吸引粉丝,她走上了扮丑搞怪的道路。“现在看来自己当时很无知,也给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莹莹向社会公开道歉。

激烈的竞争也让不少主播大打“擦边球”,猎奇、低俗、暴力、涉黄等内容层出不穷。有的主播甚至为其不良行为付出了生命代价。近日,合肥男主播孙俊(化名)疑因直播喝酒、吃蜈蚣壁虎等死亡,引发热议。业内人士分析,唱歌、聊天等已经成为直播的“标配”。但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仅凭这些内容,很难胜出。不少主播盲目追求流量,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破坏了网络空间正常的秩序。

对于平台而言,平台和主播利益捆绑,对于一些主播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甚至推波助澜。有些主播的行为明明已经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但平台为了赚取流量和收益分成,对主播的行为默许纵容。此外,数据造假、刷单刷榜也成了直播行业的痛点。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王云飞副教授认为,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兴起,一些直播乱象层出不穷,“直播行业的乱象涉及心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但说到底,还是为了牟利。 ”网络直播的成本较低,没有严格的准入门槛,监管部门难以及时有效监管直播的内容,这一现象值得重视和研究。

监管自律“双管齐下”,应纳入法治轨道

遏制网络直播乱象,需要法律先行。2016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提出,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具备与其服务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应当具备即时阻断互联网直播的技术能力。对于违反《规定》及其他法律法规的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将其纳入“黑名单”,禁止重新注册账号。2018年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直播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用户实名制度,加强网络主播管理,建立主播黑名单制度,健全完善直播内容监看、审查制度和违法有害内容处置措施。专家表示,还需完善立法,进一步细化条款,不给网络主播提供打“擦边球”的机会。

监管部门要给力,加大惩罚力度。有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今,先后有2100多名主播进了网络主播黑名单。专家表示,对于违法违规的网络主播,要将其列入黑名单,同时,也应该追究相关网络直播平台的责任,并适时建立网络直播平台的黑名单制度。

网络直播的门槛过低,也是造成直播乱象丛生的重要原因。为进一步促进网络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专家建议,要提高网络直播的门槛,比如设立考试认证制度,考察主播的主持业务素养,以及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素养。网络主播要持证上岗,既保证主播内容的专业性,又保证直播内容绿色健康。

眼下,网络直播、短视频火爆,不少未成年人也沉迷其中。近日发布的《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政策研究报告》建议,应限制14岁以下儿童“玩直播”“刷视频”。对于未成年人的网络直播、发视频等娱乐行为,研究报告指出,监管重点应该是内容而不是使用者主体,建议在立法上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区别对待。对于14周岁以下的儿童,因其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可允许其在父母同意或陪伴情况下使用相关服务,企业可采取技术措施屏蔽泄露隐私的内容。

除了有关部门要强化监管,平台也要加强自律,承担起审核责任。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助理万家山建议,直播、短视频等平台要加强内容审核监管平台建设,完善审核机制。目前,单纯依靠人工审核效率很低,可以运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利用机器对内容进行智能审核,实现机器智能审核与人工审核相结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审核效率。对发布违法违规内容的创作者,平台应该积极采取技术手段,删除内容、封禁账号,不能让其成为滋生不良内容的温床。

网络直播平台要注重直播内容的质量,发布优质内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比如,为推广科普知识,中科院物理所科研人员在网上开直播,讲授科学知识,回答网友“脑洞大开”的问题,让高冷的物理学知识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值得肯定。专家建议,要不断优化内容池建设,增加优质内容供给,让直播、短视频等平台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途径,侧重为孩子们提供人文教育、自然科普、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优质内容。

  • 上一篇:“内外兼修”换了村容村貌
  • 下一篇:宿松两少年野泳 不幸溺亡污水池